首页 >> 党建研究

关于推进新时代人大机关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
信息来源:市委直属机关工委2023-07-10
字号:[ ] [打印] [关闭]


市人大机关党委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陈伟民、项建新、陆涂根、余巍、徐晗)

党的十九大报告与时俱进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机关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关建设的根本保证。2019年7月,党中央首次召开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使命任务、重点工作、关键举措,对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为推动新时代机关党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杭州市人大机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为总抓手,以“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为核心任务,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以及人大中心工作,高质量推进机关党的建设,为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党的十九大以来杭州市人大机关党建工作实践

(一)聚焦政治固本,持续擦亮重要政治机关底色

牢牢把握人大机关是政治机关的第一属性,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

一是强化“两个维护”政治自觉。始终坚持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研究机关党建工作时,首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标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坚持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以中央、省委巡视和市委巡察为契机,认真做好对标对表、自查自纠,务实抓好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有效促进机关政治建设。

二是筑牢对党忠诚政治根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组织专题读书月活动,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辅导、交流研讨、撰写体会等形式,推动学习走深走实,实现机关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交流“两个全覆盖”。组织青年党员赴井冈山、下姜村、大陈岛等地开展党性锻炼,赓续革命传统,扛起守好“红色根脉”的使命担当。出台《关于落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十条措施》,抓好10个方面具体举措的贯彻落实,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三是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完善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委和党支部四级组织共抓党建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每年第一次会议听取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工作汇报,形成制度性安排。机关党组及时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定期研究机关党建工作。机关党委通过季度例会、半年度总结会、年度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等形式,听取群团工作汇报,部署推进“双建”工作。党支部落实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切实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

(二)聚焦思想铸魂,不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深入实施人大机关理论学习“走心工程”,筑牢党员干部思想基石,始终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

一是完善“体系化”学习制度。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建立“双十二讲”学习制度,即坚持每月开展1次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1次业务知识专题讲座。坚持集中教育培训制度,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等内容为主题,组织开展集中轮训和专题培训。五年来,开展党性教育培训班4批次,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4批次,培训党员干部近350人次。

二是突出“人大味”学习主题。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必修课和基本功,组织开展专题学习、专题研讨、专题座谈。2021年10月,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召开后,市人大机关第一时间组织学习宣传,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列为当月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的第一项议题,并举行分组学习,同时通过人大代表座谈会、走访联系代表、代表履职培训等形式,将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及时传达到每一名人大代表、每一名人大干部。

三是拓展“多维度”学习载体。探索“线上+线下”“请进来+走出去”“专题辅导+现场讲学”等模式,推进学习教育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疫情防控期间,创新采用“线下授课+线上直播”方式举办“亲清在线”、民法典等专题讲座,受到机关干部好评。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抓好党员干部个人自学,建立提醒机制,确保学习活跃度,市人大机关连续2年获评“学习强国·学习组织之星”荣誉称号。

(三)聚焦组织强基,切实筑牢基层支部战斗堡垒

坚持把增强组织力作为提升机关党建工作的关键举措,精准发力、重点突破,在增强支部政治功能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一是优化基层组织设置。组织开展机关党支部集中换届,推进党员人数7人以上的党支部成立支部委员会,选优配强支部书记,由市管党员领导干部担任。将优秀年轻党员充实到党务工作者队伍,组织开展和派员参加党建实务培训。扩大对所属事业单位的党建覆盖,2个事业单位组建基层党支部,完善组织架构,明确工作职责,积极发挥党支部在事业单位中的领导作用。

二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制定《杭州市人大机关党委工作规则》《市人大机关党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市人大机关党的建设具体措施》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市人大机关党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实施意见》,坚持“一月一提示”,做好政治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提醒,推进以过“党员政治生日”、重温入党誓词、讲好微党课为主要形式的主题党日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制定“三会一课”落实情况督导办法,通过月度抽查、季度点评、年度推优等方式,推进组织生活制度有效落实。

三是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严管厚爱,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党员干部队伍。制定《关于看望慰问机关工作人员的暂行办法》,及时看望慰问干部职工110余人次。召开机关退役军人座谈会、荣退座谈交流会、机关年轻干部和事业单位干部座谈会等,增强干部政治荣誉感、组织归属感,激发各级各类干部工作活力。

(四)聚焦作风塑形,着力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将“严”的主基调贯穿到机关党建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一是拧紧“责任链”。落实机关党组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副书记)、党支部书记责任清单,构建全链条党建责任体系。机关党组书记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听取研究机关党的建设、意识形态等工作。机关党委书记履行直接责任人职责,牵头研究支部建设工作,每年向市直机关工委和两级党组汇报党建工作。机关党委副书记履行具体责任人职责,定期开展支部党建工作讲评、组织谈心谈话、开展思想状况分析等。党支部书记履行支部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每年向机关党委和支部大会述职,接受评议。

二是织密“防护网”。开展机关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工作,通过建章立制,强化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制定收支、预算、资产、采购、合同等5项管理内控制度以及《杭州市人大机关规范管理红线清单100条》《市人大机关进一步改进作风为基层减负十条措施》等,从小处抓起,从点滴做起,驰而不息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组织机关干部赴省法纪教育基地、萧山区法院等接受警示教育,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三是提升“含氧量”。坚持以党建带群建,支持群团组织立足各自优势,举办系列活动。机关工会组织开展疗休养、实用技能培训、组队参加市直机关5人制足球赛等活动。妇委会精心组织“三八”妇女节活动,先后为妇女干部职工安排户外踏青、学习考察、专题讲座等内容。发挥党建工作对青年工作的引领作用,通过座谈交流、谈心谈话、交任务压担子等方式,促进青年干部成长成才。

(五)聚焦融合提质,有效推动党建业务同频共振

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发展,做到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

一是紧扣中心大局。围绕数字化改革、亚运筹办、共同富裕等中心工作,广泛发动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立法、监督、决定、任免和代表等工作,开展精准调研,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对策建议,为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和代表依法履职提供依据参考。助推宪法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实施以“讲好宪法故事”为特色的人大机关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打造“机关干部+志愿者”的宪法故事宣讲党员志愿服务队,用好“线上+线下”两个平台,推动宪法走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众。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累计接待观众超过176万人次,专题展览走进60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志愿服务队累计为观众提供10380余批次的团队讲解服务,直接服务人数超过48万人次。

二是紧盯重大任务。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建立重大情况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值班备勤制度、健全信息报送制度,有效组织开展预防管控、志愿服务等各项工作,在坚决守好机关防控阵地的同时,组织党员干部全力参与一线防控工作。累计组织185批次763人次下沉采荷街道、朝晖街道、西兴街道参与志愿服务,抽调2名党员干部下沉石桥街道支援抗疫,街道、社区送来锦旗和感谢信。

三是紧贴民生关切。以“百千万”蹲点调研、“走亲连心三服务”、“三为”专题实践活动等为载体,组织发动党员干部采取实地调研、走村入户、社区服务等形式,奔赴一线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基层实情,着力在破解企业发展难题、解决群众民生问题、补齐基层治理短板中,充分发挥人大优势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助万企、帮万户”活动,建立驻上城采荷街道、富阳胥口镇、桐庐横村镇3个“联合党支部”,选派3名局级干部任支部书记,深入驻点乡镇(街道),助推企业复工复产、抗汛救灾、村(社)换届等工作。

二、工作成效与启示

五年来,市人大机关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一体推进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建设,促进了自身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也推动了机关党建核心任务的落地落实。

(一)围绕中心更加精准有为。找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组织党员干部立足岗位职能,在立法、监督、决定、任免和代表等工作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五年来,服务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废止地方性法规32件,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14个,对32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检查,开展专题询问7次,作出决定决议61项,保障市人大常委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786人次。按照省、市委和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数字化改革的部署要求,组织党员干部主动承担所在部门改革任务,参与开发财经综合监督、法治政府建设监督、生态环境监督、民生实事项目监督、机关内部“一件事”联办和执法检查、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等一批具有杭州人大辨识度的应用场景,数字化改革相关成果入选2021年省城市大脑(智慧城市)场景应用优秀案例和全省数字化改革成果展。

(二)建设队伍更加坚强有力。通过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以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促进机关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五年来,市人大机关1个党支部获评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机关党委和3个党支部获评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最强党支部”等荣誉,67人次党员干部获得各级各类表彰。市人大机关荣获杭州市首批“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单位称号,在市直单位综合考评和大党建考核中连续5年保持优秀。

(三)服务群众更加务实有效。注重工作的长效性和连续性,努力把为民办实事办成“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的恒久工程。连续5年组织党员干部参与民生实事项目专项监督,助推50件民生实事项目71个子项目落地落实,2021年,“组建小分队、督查大民生”案例获评杭州市党史学习教育“民呼我为”最佳实践案例。牵头抓好结对淳安县临岐镇的“联乡结村”工作,5年共协调落实帮扶资金1220万元,助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实地调研会商“消薄增收”工作,持续开展“农副产品进城、市民休闲下乡”市人大机关帮扶品牌系列活动,提振镇村和低收入农户的致富增收信心。机关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帮助贫困家庭128户,救助资金近30万元。为“春风行动”和“公民爱心日”活动捐款近33万元,为防疫捐款80970.8元。

总结回顾这五年来的机关党建工作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也获得了不少有益启示。

(一)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市人大机关始终牢记人大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坚持政治统领,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机关党建全过程各方面,坚定自觉地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机关党建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二)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市人大机关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重中之重,通过创新方式和载体,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推动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

(三)坚持以基层组织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出现‘断头路’”。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机关党建工作做得怎么样,关键在于党支部建得强不强,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市人大机关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紧紧抓住支部书记这一关键,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有效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为服务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坚持以作风纪律为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完成时。”作风建设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必须抓常、抓细、抓长。市人大机关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作风建设有机融入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做到思想教育从严、制度落实从严、监督执纪从严。以巡视巡察发现问题整改为契机,持续放大整改效应,着力提振干部队伍精气神,推动机关党员干部树牢党性意识、纪律意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

(五)坚持以服务中心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两张皮’问题,关键是找准结合点,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相互促进。”机关党建工作任务很多,最根本的任务是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市人大机关把助推市人大常委会中心工作作为衡量党建工作成效的标准,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推动融合发展。立足人大机关职能定位,坚持立法、监督、决定、任免、代表工作等市人大常委会重点工作推进到哪里,机关党建就跟进到哪里。引导机关党员干部自觉在助力重点攻坚任务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不断提高服务中心大局的能力,全力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三、推进新时代人大机关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作为实施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人大机关肩负着重要的政治使命。中央人大工作会议赋予了人大“四个机关”的定位要求,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充分说明了党建工作在人大工作中的基础性、关键性地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市人大机关将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机关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立足“四个机关”职能定位,以“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为总牵引,聚焦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推动人大机关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贡献党建力量。

(一)突出固本培元,进一步增强政治领导力。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人大工作的首要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保证。加强人大机关党建工作,必须突出党的政治领导这一重大原则。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自觉对标对表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日常言行上,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自觉将机关党建工作置于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党组领导之下,维护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夯实党建宣传阵地,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岗位自信。

(二)突出深学笃行,进一步增强思想引领力。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要做到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持在“懂”和“通”上下功夫。用好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基本方法,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起来,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在“常”和“长”上下功夫。坚持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综合运用专题辅导、交流研讨、现场教学等方式,充分借助学习强国、西湖先锋、干部学习新干线等平台,构建理论学习中心组引领学、机关党委深入学、党支部集中学、党员干部自主学的常态化学习格局,不断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用党的光荣历史和革命传统涵养党性,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力量。

(三)突出强筋壮骨,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力。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的力量源于基层。要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打通落实机关党建工作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一是牵住党建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机关党组书记履行机关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党组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机关党委负责组织推动机关党建任务具体落实;党支部担负起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通过强化主体责任,形成机关党建工作有效合力。二是抓牢支部书记这个“关键点”。依法有序推进机关党支部集中换届,抓好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由市管党员领导干部担任,将支部书记履职情况作为领导干部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建立完善专(兼)职党务干部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党建实务培训,不断提升支部书记和党务干部业务能力。三是用好星级支部创建这个“主抓手”。纵深推进标准化规范化“五星级党支部”创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创新支部活动形式,使支部工作更接地气、更有实效。发挥支部“管到人头”的优势,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依靠党支部把机关每名党员管住管好,使每一个党支部都成为具有强大组织力和凝聚力的战斗堡垒。

(四)突出严管厚爱,进一步增强队伍战斗力。机关党建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党对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和能力要求,以及机关党员干部追求进步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来展开。要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叠加运用案例剖析、廉政短信、谈心谈话等方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出来,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要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紧盯“四风”新表现新变种,密切关注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积极探索对党员干部“八小时外”行为的监督机制,支持配合派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开展监督,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地落实。

(五)突出履职为民,进一步增强机关服务力。牢牢把握机关党建“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核心职责,把人大机关党建工作放到“两个先行”的大场景中去思考定位,放到服务保障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行权的大格局下去谋划推进,找准新方位、落准着力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履职。着眼服务发展,做到党建工作与人大工作同向发力,保障市人大常委会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法定职权的正确有效行使,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着眼服务“三会”,做到党建工作与机关工作统筹部署,为开好人民代表大会、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提供有力保障。着眼服务代表,做到党建工作与代表工作相融互促,强化代表履职保障,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着眼服务基层,做到党建工作与群众工作齐抓并进,持续开展“联乡结村”、“双千”结对、“走亲连心三服务”等活动,深化党员志愿服务、结对帮扶、“双报到”等工作,鼓励和引导党员干部到基层党组织报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