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新时代提升地方党刊传播力、影响力研究
---
信息来源:市委直属机关工委2024-07-15
字号:[ ] [打印] [关闭]


党刊是党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是组织与动员人民群众投身党的伟大事业的政治资源,是党委政府的喉舌、人民群众的向导,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坚持把责任意识与社会担当作为第一要求,及时准确地传达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部署。而在新信息手段风起云涌的全媒体时代,媒体行业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变迁,一些地方性党刊面临“边缘化”的潜在危机。新时代下,地方党刊如何与时俱进、适应形势,进一步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广、更深入,是一道重要的时代命题。

一、“重在思辨”:把握时代课题,找准改革目标和创新方向

思考好、回答好时代课题,是推动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源动力。新时代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复杂局面和蓬勃发展的新媒体力量,媒体生态和媒体格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对地方党刊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出了重大的时代课题,即如何在守正创新、改革攻坚中坚守地方党刊的时代责任,更好践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地方党刊必须适应时代之变、行业之变、受众之变,明确这一时代课题的核心逻辑,找准提升传播力的改革目标和创新方向。

(一)时代之变:党刊肩负的时代责任发生根本性改变

随着时代之变,党刊肩负的时代责任与追求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早期党刊建构的媒介化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要前提,形成了“办刊—建党”的组党路径。党刊在建党初期所承担的时代责任主要以党的理论建构与宣传、政治动员为主,目的是充分扩大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力,促成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理性。新中国成立后,党刊的职责主要转向党和国家的形象构建,推进党的创新性理论大众化,实现读者对“中国人民”身份的认同。其话语内容经历了“改革”“建设”“人民”三阶段,话语策略逐步实现从政治号召到舆论引导、从阐释细节到指明方向、从权威文件到理念倡导的转变。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当下正在面对的是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进入关键时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更是目前各项工作必须服务的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21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党刊的灵魂。新时代下,党刊的政治属性尤为闪耀,要时刻秉承党刊姓党,履行好、实现好“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的政治责任,以提升传播力为核心,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凝聚发展共识,整合社会认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文化支撑。

(二)行业之变:新形势下国家更为重视出版社会效益属性

互联网推动社会进入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由此发生深刻变化。从过去的“人找信息”到如今的“信息找人”,传统主流媒体曾经掌握的“舆论主场”已成为各种资本涌入的“舆论广场”,导致主流媒体的覆盖面、影响力受到影响,引领、主导舆论的作用有所减弱。

出版是非常重要的宣传思想教育阵地,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根据新闻舆论面临的新形势、媒体格局的新变化,做出了新的部署,尤其重视出版工作社会效益,并从政策引导以及业绩考核等多个方面予以倾斜。2018年,党中央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新闻出版管理职责划入中央宣传部。这是加强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出版有序发展兴盛繁荣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党中央对国家出版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期望。这一举措将有效强化出版行业的文化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提高国民思想文化素质,更好地发挥出版事业凝心聚力、凝心聚魂的作用,汇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过去,国家政策主要传递出的是主流媒体市场化导向,包括推动非时政类报刊改革、编辑部体制期刊转企改制等,经营导向从注重发行到注重传统报刊产业链,再到融媒体时代创新报业产业链转变。而从当前国家政策信号中可以推测,未来主流媒体会从市场化趋向逐步回归公益事业导向。

地方党刊主要是指各省(市、自治区)各级党的机构主办并宣传本党主张的刊物。根据中国期刊协会全国党刊分会信息显示,目前全国地方党刊共48家,其中省级地方党刊42家。在管理体制方面,地方党刊单位类型主要有参公单位、公益一类(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益二类(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四种类型;地方党刊的主管主办单位主要有党委直属和党委主管主办、党委相关职能部门代管(业务归口管理)及加盟党报集团三种。相较于其他类型主流媒体,地方党刊更倾向“体制化”,极为重视公益事业的社会效益,把责任意识与社会担当作为第一要求。

(三)受众之变:大众阅读偏好变化倒逼党刊融合发展

从互联网、人工智能再到元宇宙,前沿的信息技术在急速延展,从外到内深度影响着大众的阅读偏好和信息获取方式,使其呈现出个性化、社交化、情景化等时代特征,对地方党刊提升传播力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启了国内媒体融合发展、转型升级的改革热潮。媒介技术创新与融合已成为党刊提升传播力的重要逻辑,并内嵌为党刊传播力的重要载体。

首先,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推动党刊“脸向着群众”。地方党刊要始终将受众的立场和需求贯穿于提升传播力的全过程,秉承“内容为王”的传统传播优势,努力实现“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其次,媒介技术创新要求党刊以先进的融合思维提升传播力。伴随着网络环境逐渐进化到泛在网络,媒体融合从简单相加迈向相融阶段,一体化推进流程优化、平台重构,实现各种媒介资源和传播要素的有效整合,放大一体化传播效能。再次,受众的社交化和情景化需求推动地方党刊“场景沉浸”,必须积极应对媒介技术发展大势,着力提升信息传播的社交化、情景化,为受众营造一种社交情境丰富的沉浸式舆论场,满足受众阅读偏好,提升受众信息接收的可及性和可达性。

二、“要在守正”:坚持内容为王,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党刊是传播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是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先进性的重要舆论阵地。无论传播技术、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如何变化,“内容为王”始终是党刊永恒不变的主题。地方党刊要想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守正”是生命线,即坚守党刊姓党,把握内容的思想特色、功能特色、温度特色,从而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这是地方党刊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一)突出思想特色

强化政治信仰。举什么旗,决定着走什么路。党刊姓党,要想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守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是基础和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地方党刊要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把提高政治站位体现在办刊工作的方方面面。因为只有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才不会背离“党刊姓党”的生命线,才能更好践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强化理论宣传。理论宣传是党刊充分发挥喉舌作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抓手,也是党刊区别于一般时政类刊物的主要特点。要重视理论解读,加强与国家、省、市理论研究机构、理论专家的沟通联络,大力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以中共山西省委机关刊物《前进》为例,该刊多年来着力构建“X+解读”的理论宣传特色——“X”是指国家、省委重要会议活动、部署要求、政策文件和重大新闻事件、典型经验的新闻综述或通讯文章;“解读”是指对上述“X”进行理论分析、阐述、评说,依托多年积累的全国理论专家作者库,构建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论宣传阵势。据观察,该刊物每期平均都有三分之一以上版面用于刊发理论、言论文章。

强化价值引领。地方党刊要加强主流价值引领,不断深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地方多措并举加强文明培育、提质增效拓展文明实践、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着力营造浓厚热烈的宣传氛围。比如山东省委机关刊物《支部生活》注重发挥先锋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省乃至全国较早挖掘宣传了王传喜、王伯祥、陈叶翠等先锋人物的先进事迹,切实弘扬新时期山东精神。比如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特别提到山东兰陵县卞庄镇代村党支部。该刊在得到这一线索后,第一时间派记者采访该村党支部书记王传喜,并于当年4月份在全国率先推出了王传喜的长篇人物通讯——《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当年7月,中共山东省委印发关于开展向“时代楷模”王传喜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将这一典型向全国推广。

(二)突出功能特色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地方党刊要始终坚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尤其要在重大政治、经济主题报道中体现出站位高度、思想深度、报道精度。要时刻对标、紧跟中央、省委和市委大政方针、重大决策、重要部署,加强理论学习,锻炼研判能力,提高新闻媒体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报道中凸显方向性、前瞻性、战略性。以广东省委机关刊物南方杂志获第3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湾区大未来——两个合作区建设进行曲》作品为例,该系列启用18个版面的大型策划报道,推出6篇重量级文章,通过大视野、小切口、行进式的调研采访,充分阐释推进横琴、前海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两个合作区建设对于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报道刊发后被众多新媒体、网站广泛转发,并引起粤港澳三地强烈的社会反响。《湾区大未来》系列报道的诞生,便是在对党的政策主张长期研究中找准坐标定位,做到提前酝酿、精心策划。据了解,南方杂志是在日常研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内容时提前敏锐捕捉到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的未来发展信号,在中央发布两个合作区方案的4个月前,南方杂志就已开始谋篇布局“湾区大未来”主题策划。

深入基层、凝聚民心。地方党刊“上连党心、下接民心”。新时期的地方党刊必须紧扣广大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通过观念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让枯燥的理论宣传真正活起来。同时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践行“三贴近”原则,在策划选题、组织稿件时,找到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与基层群众需求的结合点,通过稿件及时反馈基层落实决策的成效、问题及建议,反馈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尤其对于省级以下党刊而言,其理论研究能力不能与国家级、省级党刊比肩,更应该将“基层调查、典型宣传”作为刊物特色赛道。作为副省级城市党刊,《杭州》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瞄准基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鼓励党刊记者沉到一线,多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多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章。同时,在基层调查的基础上,《杭州》杂志联合多部门连续18年打造“品牌杭州•生活品质总点评”系列活动,每年都会评选推出杭州年度典型现象、人物、事件、区块,成为引领杭州特色产业的“示范点”、传播杭州城市文化的“新载体”、展示杭州生活品质的“金橱窗”。

(3)突出温度特色

坚持以“文”化“人”。党刊彰显温度,关键在于提振党刊的文化感召力、熔铸价值和情感认同,要不断挖掘时代故事背后的精神价值,以文化的力量感召受众加入践行主流价值的行列中来。其中,尤其要关注地方党刊的地方文化。地方党刊是个性与共性的结合体,每一个刊物都要充分发挥其在地方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这是各地党刊的共性。同时,各地情况不同、领导要求不同、编辑个性不同,直接影响着刊物的形象、风格。地方党刊要坚持百花齐放,突出“原创、精品、深度、本土”的文化特色,用自己的“地方话”讲述属于自己家乡的故事,推动地方文化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

坚持以“人”传“情”。持续挖掘和塑造以党员干部为代表的新时代先锋群像,不断激发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领头羊”效应,从而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再由内而外指导改革发展、影响人生成长,展现新时代广大党员锐意进取、砥砺奋进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实现。比如中共重庆市委机关刊物《当代党员》联合“七一客户端”、七一网、“党建头条”微信公众号推出基层典型报道《雷锋式的好医生李孝红》受到市委领导批示肯定,在卫生健康战线引发强烈反响;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鲜学福事迹的融媒体作品《这位89岁的院士告诉你:什么才是“人生之所在”》引发众多自媒体转载。

坚持以“情”喻“理”。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力推出兼具政治性、文学性、启迪性、实用性强的“软传播”作品。在寓教于乐、寓教于情的过程中,能够更好传播主流价值、引导广大受众的思想和行为。比如《党员文摘》为适应分众需求,进行了“博览·品味”和“党风·廉政”两个版本的探索实践,推出《常跟自己过过招》《“痕迹主义”:形式主义新变种》等多类型作品,或对国家、省委政策进行创新表达,使读者更加形象地了解党和国家改革和发展大势;通过平实的语言、生动的细节,挖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求真理、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形成循循善诱的文化竞争力。

三、“贵在创新”:推动融媒转型,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方向,而不断“创新”,才能为“守正”、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新时代新阶段,地方党刊的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创新,关键就是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媒体融合发展为引领,从表达、载体、机制等方面入手,将“贵在创新”真正落到实处。

(一)创新表达,讲好中国故事

面对传播技术、传播渠道日新月异,传播形态开放性、交互性与多元化、分众化共存的现象,需要正视的是:决定传播效果的核心因素是“表达”。一方面是语言的表达。“假大空”只会引起反感,“短实新”才能获得共鸣,讲道理要深入浅出,引经典要论述有力,谈问题要直击痛点。地方党刊在组稿写稿过程中,应少些花哨概念、多些事实分析,少些空洞说教、多些真情实感,少些抽象道理、多些鲜活事例。另一方面是形式的表达。要注重创新技术融合,广泛运用图片、音频、视频、VR、H5等多形式,创新传播技巧,不断提升点击率、阅读率、转发率,让有思想、有温度、有功能的内容更生动、更品质,直抵人心。以北京《前线》杂志、新华网联合推出的《答卷人》融合报道(获第32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为例,该作品以音视频、漫画等多元形式,讲述7位“七一勋章”获得者的动人故事,将伟人的大爱呈现得淋漓尽致、直击人心。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需要“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该作品宣扬了伟大时代中的英雄精神,也彰显了主流媒体在典型人物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和创新表达。

(二)创新载体,发挥融合力量

传统媒体失势的根源在传统传播渠道或终端失灵,破局解决渠道失灵成为进行互联网转型的第一要务。在提高党刊内容的知晓率和到达率方面,地方党刊应加快推进内容、渠道、平台、管理等深度融合,在开通电子杂志和“两微”平台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传播载体建设,使党的声音覆盖更广、传播更远。同时要改变“杂志主业”“网络副业”的做法,配强力量、增强本领,全力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提高党刊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比如重庆市委党刊(CQDK)全媒体依托旗下多平台、多载体、多维度的“311136”媒体传播格局(3种党刊及数字版、1个新闻客户端、1个微信公众号、1本教育类期刊、3个网站和6个融媒体项目),通过跨部门组建“通才型”全媒体采编团队,对刊、网、微、端产品进行同步组织、同步策划、同步采编、同步制作和分类传播、全覆盖推送。同时,创新全媒体传播形式,灵活运用文、图、音视频、H5等多介质传播手段,及时聚焦中央和市委指示精神、决策部署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及时挖掘好故事、总结好做法、传播好经验。重庆市委党刊(CQDK)全媒体原创的各类融媒体单篇文章阅读点赞率、阅读分享率节节攀升,单件作品阅读量最高突破65万+人次,主流声音得以更有效传递。

(三)创新机制,打造过硬队伍

在推动新媒体建设和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地方党刊普遍存在“对口人才”和“适用人才”紧缺情况:传统媒体骨干流失,内部优秀人才纷纷投身新媒体,当前人才储备大多来自传统业务。地方党刊要想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必须提升采编队伍素质,引入全媒体人才、新媒体人才和跨领域人才作为新鲜血液加入,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在政策上对全媒体人才加以扶持。在培养人才方面,突出能力和经验导向,既要有传统媒体擅长的内容生产能力,也要有新技术主导下的复合型传媒人才。此外,地方党刊还可探索跨媒体协同作战机制,再造采编流程,真正形成“横向集约、纵向扁平、前端统合、后端分立、融合生产、分态传播”的新型组织架构体系,实现对同一新闻资源内进行“饱和式挖掘”“差异化生产”,提振主流舆论传播效能,在传播主流价值的过程中彰显思想和价值导向。

四、“成在服务”:探索渠道模式,稳固党刊发行基本盘

发行工作是地方党刊巩固意识形态主阵地地位、切实贯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核心支点”,是维持党刊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的“大动脉”。自1996年8月起中宣部、新闻总署、邮电部等每年联合召开报刊收订工作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专项文件,就重点党报党刊发行工作进行专门动员、专门部署和专项督促,这种“专题会议+专项文件”的党报党刊发行工作机制已经形成惯例并延续至今。多年来,国家从党政建设的战略高度,持之以恒抓纸质党报党刊发行工作,确保纸质党报党刊发行量只增不减。

然而,面对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冲击,以智能平台媒体为代表的自媒体和视频媒体在媒体市场脱颖而出,传统纸媒发行出现断崖式下滑。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期刊数总印数为20.1亿册,自2013年起已连续8年下降。虽然地方党刊在“专题会议+专项文件”的体制保护下,具有发行网络庞大、覆盖面广的优势,且近年来发行量基本保持稳定甚至部分实现增长。但是,因受众阅读习惯改变等因素影响,其影响力仍面临潜在的萎缩困境。面对新形势,地方党刊可以从推广渠道、公共展示、基层赠阅等方面稳固发行基本盘。

(一)扩大刊物推广渠道

我国报刊发行的七种模式,即独立自发式,并行自发式,自发、委托联发式,报邮联发式,以邮带报联发式,委托代发式和独立邮发式。目前全国地方党刊的发行模式主要以自办发行和委托发行两种为主。纸刊发行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经济收益少。自2010年,亚马逊电子图书的销量首次超过纸质图书,各类期刊主体越来越重视电子版本的发行。

对于纸刊的发行渠道,地方党刊要不断拓宽网络发行范围,包括开拓杂志官网、微信公众号订阅渠道,与杂志铺、杂志之家等第三方网络商店进行合作等,为读者提供便利且多样化的订阅选择。比如北京《前线》《新湘评论》《今日浙江》《当代广西》《当代陕西》等地方党刊均与“杂志之家”网络平台实现合作。另一方面,要重视纸刊的投递成功率,可分类分批采用相对适宜的投递方式,通过定期回访、监督检查,倒逼邮局或投递公司规范投递流程,提高送达投妥率。比如《杭州》杂志社日常会区分投递区域、投递对象等,分别采用邮局平刷、邮局挂号、邮政普通快包等方式,针对长期投递疑难地址会委托专业投递公司安排投递。

对于数字刊物的推广,地方党刊更要重视发行渠道的数字化已经向出版产业的上游持续渗透,数字内容的阅读与消费习惯正在形成。当前,全国地方党刊重视社会效益影响,且依托线下纸刊发行网络庞大、覆盖面广的优势,在其官网或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所推出的电子版本均是公开免费的。地方党刊可以积极尝试多种数字刊物推广方式,例如与阅读App渠道合作,上架和销售期刊的电子版本,进一步拓展期刊数字阅读平台,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和习惯方式。比如重庆《当代党员》已入驻名刊会App进行合作。

(二)扩大公共展示覆盖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开始尤其重视出版工作社会效益。为进一步放大社会效益,地方党刊应重视公共展示点工作,适当挑选人流量多、场景匹配的公共场所进行免费投放。公共展示点投放可以不断扩展党刊阅读场景,有效激活党刊发行网络,遏制受众读者流失,稳固党刊发行基本盘,从而扩大公益传播,有效提高公民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

地方党刊可尝试推动入驻当地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展厅、会议、课堂,发扬党刊赓续红色血脉、记录时代、服务大局的优势,与党史学习教育场景深度结合,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素材资料。同时,地方党刊纸媒发行可与全民阅读活动场景深度结合,将党刊均纳入全民阅读清单,与阅读经典好书并行,共同出现在图书馆、博物馆、公交车、地铁、火车站、机场等人们可以驻足停留的空间,与图书互相配合能够打造覆盖性更强的“墨香空间”。比如《杭州》杂志多年来注重社会效益和公众影响,在全市范围内挑选2000余个公共展示点实现精准投放,包括图书馆、博物馆、银行、咖啡店等人流密集处,定期供群众免费阅读。今年,该刊还新增了全市党群服务中心、红色景点等与党建相关场景100余处作为新设公共展示点。

(三)扩大基层赠阅影响

村(社区)是社会治理最基层的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关键的纽带。把党的组织延伸到村(社区),建牢村(社区)基层自治组织,才能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其中,党刊就是党组织向村(社区)延伸、扎根发芽的重要载体之一。

地方党刊应积极发挥发行网络优势,主动向社区、乡村赠阅纸刊,服务社区、乡村开设党刊阅读专栏专区,场景可与社区图书阅览室、乡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等结合,协同打好乡村文化振兴的“配合战”,将有效推动全民阅读、削弱城乡知识鸿沟、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也将有效打通党的声音直达村(社区),实现党的声音的扁平化传播,让基层群众可以阅读到“原汁原味”党的声音,了解党的政策,有效消解避免党的政策在层层向下传递中被扭曲和误读带来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今日浙江》杂志社持续打造“党刊进村社”公益服务,向全省3000余家村(社)赠阅党刊,结合农家书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村(社)党刊阅览专区,推动党的声音实现有效覆盖。该社每年赠阅投放量约7万余册,占全年总发行量3%-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