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聚焦为民办实事,创建“125”党建工作法
---
信息来源:市委直属机关工委2023-09-18
字号:[ ] [打印] [关闭]


杭州市河道与农村水利管理服务中心

叶利伟、鲍红艳、谢琪、楼淑君、马骏

一、背景意义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巩固深化年”,做好党建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杭州市河道与农村水利管理服务中心党支部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理念,聚焦为民办实事,坚定不移把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同推进中心事业高质量发展紧密融合起来,积极创建“125”党建工作法,为基层组织建设注入活力,助力中心发展。

二、支部现状

(一)支部建设

杭州市河道与农村水利管理服务中心(下简称中心)由原杭州市河道管理总站与杭州市农水总站合并而成,中心于2020年5月正式成立,2021年3月成立第一届支部委员会,设支委7人,现有党员43人,其中在职党员29人(35岁以下5人,35-50岁16人,50-60岁8人),退休党员14人。

支部紧扣“数智杭州、宜居天堂”,聚焦林水“五高工程”,以班子“头雁”效应为表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技术骨干业务带头作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围绕中心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基层党建内容、载体与机制,不断夯实基础、创建特色,形成以服务为宗旨、队伍为基础、目标为动力的工作格局,在推动发展、服务中心、凝聚人心、构建和谐等方面发挥着战斗堡垒和保驾护航作用。

(二)形势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要求日益提高。为理清支部当前不足与发展需求,特采用SWOT法进行自我剖析:

S(优势):一是始终坚持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坚持三个导向,聚焦三个重点,打造三组样品”,积极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持续擦亮林水特色党建品牌;二是支部班子团结协作凝聚力强,班子分工明确,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处处以身作则、率先模范。

W(劣势):一是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作为局系统最大的基层党支部,开展党建学习及活动时,人员较难集中,对支部的管理及凝聚力、战斗力有更高要求;二是组织活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相比兄弟单位,支部组建时间较短,党建基础积累较少,党组织架构不够扎实,对各科室缺少有力抓手。

O(机会):中心重点工作多为民生实事,包括美丽河湖、美丽池塘等“五美”工程建设、农饮水工程建设、农村水价改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防潮安全管理等,均能切实增强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二是在职党员多为技术骨干,工作能力强,思想素质高,其中中青年党员20人,占比71%, 副高及以上职称10 人,占比36%,本科及以上学历23人,占比82%。

T(威胁):党建促业务有待进一步夯实。一是党建引领作用不明显,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仍有不足;二是部分党员存在重业务、轻党务思想,只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党务工作流于形式,无法和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同频共振。

三、“125”党建工作法

(一)总体思路

“一引其纲,万目皆张。”坚持党的领导是水利行业的“根”和“魂”,在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面对人员整合、单位融合、业务调整等单位发展面对的一系列挑战,支部积极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总结和提炼出“125”党建工作法。该工作法聚焦为民办实事,秉承着为人民服务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体现在行动上的服务理念,真心实意急人民之所急,盼人民之所盼,努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为民服务优势;不断完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以发扬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重点,进一步激励中心广大党员干部在中心各项工作中敢担当善作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推进幸福河湖“五美”工程,提升数字赋能,实现农饮高质量监管,努力凝聚起推动河农事业全面进步的强大力量。

(二)基本内涵

“125”党建工作法的基本内涵是:围绕1个总体目标,探索建立和深化2项工作机制,助力5项中心工作全面提升。

“1”即围绕1个总体目标“为民办事争先锋”,聚焦民生实事,争先创优。

“2”即探索建立和深化2项工作机制,一是在局系统选拔的专职党务干部基础上,构建“专职党务+”工作机制,建立党建工作小组,搭建覆盖广泛、高效运转的党群服务和政策宣讲、技能培训平台,促进中心队伍建设;二是深化“支部联建+”工作机制,以大党建为统领,加强与上级党委、横向兄弟单位及基层组织业务线上的支部联建、走访调研,以精准服务提升为民办事效能。

“5”即助力5项中心重点工作全面提升,成立以党员干部为核心的五支服务先锋队(质监先锋队、农饮先锋队、水价改革先锋队、美丽河湖先锋队、防潮先锋队),努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为民服务优势,开创工程建设“强监管”新局面,做好农饮后半篇文章,继续深化农村水价改革,助推美丽河湖全域美,推进钱塘江防潮安全管理数智化,全力做好亚运服务保障工作。

四、方法实践

(一)夯实党建工作根基,锻造忠诚担当的河农铁军

1.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着力打造“一把手抓党建”的新动能,支部书记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把党建与业务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提高抓党建意识,组织印发2022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分解党建工作任务,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支委每月1次研究党建工作,每年至少2次听取党建工作专题汇报。1-9月召开支委会11次,党员大会12次,主题党日9次。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员上党课4次,开办甘泉大讲堂3期。以实际行动为全体党员当先行、做表率、立标杆。

2.铸魂赋能,锻造忠诚担当的河农铁军。支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系列重要讲话、论述、著作,全面学习百年党史资料,深化对党的历史的系统把握,全面落实实践要求。以“十个一”活动为载体,集中学、专题议、潜心悟、抓落实,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题学习活动,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组织全体党员用好“学习强国”“专业学习新干线”等学习平台,不断创新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内容、活化学习载体。通过党员“春训冬训”及各种理论轮训、主题党日、党员上党课、“甘泉大讲堂”等形式,深学细悟、常学常新。紧密结合中心工作实际,坚持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把新思想、新理论转化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不断完善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推进改革创新、提升工作水平,全面提升干部执行力、 服务力、凝聚力、争先力,逐渐铸就能打善战的河农铁军,推动中心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3.学史为民,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支部把“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开展党建活动的指导思想,从老百姓的实际诉求为出发点,以各个民生事实项目的难点、痛点、堵点为切入点,精确定位,找准党建工作与中心重点工作的结合点,建立以党员为核心的红色服务先锋队,通过主动上门进行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扎实开展“民呼我为”一系列行动。

(二)打造两项党建工作机制,筑牢坚强战斗堡垒

1.积极构建“专职党务+”机制。把支部建在每个科室里,中心支部通过构建“专职党务+”机制,在每个科室设立党务联络人,由副科长以上人员担任,由中心主要领导牵头,建立中心党建工作小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网格化”管理格局。通过每月召开党建工作小组工作例会,专题研究党建相关问题,拓展党建活动维度。将党建各项工作分配到各科室,责任落实到人,推动党建和业务无缝衔接,切实保障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促发展,坚决防止和纠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

2.探索深化“支部联建+”机制。以大党建为统领,加强支部联建、走访调研,以精准服务提升为民办事效能。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成效转化为为民服务实效。一是积极开展进社区亮身份、党员双报到活动,中心支部积极开展与夹城巷社区左家第一支部结对,签订支部联建协议,主动拉近与百姓面对面距离,积极组织党员进社区开展巡河护绿行动、公交文明引导志愿服务、认领微心愿服务等,让党徽、小红帽和红马甲融入社区,通过“西湖先锋”“志愿汇”等APP“红”遍社区服务点位,为社区建设和治理赋能助力,并逐渐形成互促共融的社区服务机制。二是积极规划结对共建方案,精心制定《杭州市河道与农村水利管理服务中心支部“民呼我为、支部联建+”活动方案》,将“125”党建工作法深入应用于业务工作实践,真正从自身行政和服务资源出发,切实把“ 民呼我为”融入党建活动,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做到有计划、有举措、求实效。三是坚持党建统领,助推中心重点工作。结合各地实地需要,支部先后赴赴桐庐县富春江干堤二期工程开展先锋服务进工地“三送三服务”活动;八月十八钱江大潮前,为进一步加强与属地防潮管理机构联动,保障钱塘江防潮安全,赴杭州市公安局交通治安(水上)分局钱江水上派出所党支部开展“警民携手,共守钱塘安澜”联建活动;为进一步推动省级民生实事项目美丽河湖富阳阳陂湖建设,赴富阳区农业农村局机关第五支部开展联建活动;为感受“三自”精神的使命和荣光,助力建德公曹水厂“数智”农饮建设,赴建德市水利局第一支部开展联建活动。

(三)打造最强先锋队,以高质量党建助推中心5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了激发党建引领的潜能,让党建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贴得更紧、抓得更实、服务得更好。结合中心五大重点工作,成立了5个以党员为核心的服务先锋队,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系统谋划、精准保障,把党建工作的组织资源、组织活力转化为推动工作发展的动力,切实做到业务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以问题为导向,由项目方提出服务需求清单,以点燃微心愿的方式,定向开展党员服务,大大提升了党建服务针对性及服务效能。

1.筑牢质量安全防线,开创工程建设“强监管”新局面。紧扣水利行业“强监管”需求,质监先锋队争做水利工程质量安全坚强后盾,一是以整改复查为基础,加强以被稽察水利工程为代表的各类水利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整改。开展全市水利工程质量、安全、防疫等相关检查14(项)次,整改各类问题54个。对5个稽察项目进行完整一轮的市级复查,对90个稽察整改问题逐个进行了指导和督促;二是以标化工地为抓手,加强以双溪口水库工程为代表的市本级重点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在双溪口水库工程上全面推行文明标化建设,对双溪口水库工程开展质监活动10余次,严格按照水利部和水利厅的稽察及质量安全巡查标准开展自查1次;三是以监督服务为纽带,提升以北支江治理工程为代表的区县重点水利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对区县质监扶持力度,对富阳区北支江治理工程、西湖区铜鉴湖防洪排涝调蓄工程、钱塘新区大江东东湖防洪调蓄工程等开展联合监督,主动为区县提供专业培训指导,为区县质监提供技术支撑。

2.做好农饮的后半篇文章,确保百姓长期喝好水。一是做好护航亚运城乡饮用水保障工作。用如磐初心践行“民呼我为”,农饮先锋队全力保障农饮长效提升。编制完成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行动工作方案、鱼骨图、工作进展、四张清单。组织区、县(市)开展农村饮用水县级大排查,检查农村供水水厂(站)1110处、水源地1080处,检查人次2035人次,发现问题32处,整改完成率100%。为应对极端天气,制定《杭州市农村饮水抗旱防冻应急工作预案(试行)》,细化应对措施,压紧压实责任;二是持续做好农村供水运行管理工作。持续开展监督检查,服务指导各地做好防冻保供等工作,针对不同风险隐患,落实预防和应对举措,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把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切实做好保供水工作。加快数字化改革进程,推进“浙水好喝”数据接入、数据治理,保障数据准确、完整、有效,推动数字化管理,强化行业监管。畅通监督电话,密切关注舆情,督查统管单位做好24小时值班值守,努力保障农村群众用水需求。

3.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强化农水设施管理。一是系统部署,强化组织保障。召开2022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对年度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推动萧山区成为首批通过农业灌溉工程更新升级项目县级验收的地区。二是开展百项示范创建。2022年,我市力争完成示范创建101项,其中农业灌溉更新升级泵站机埠和堰坝水闸40座、灌区灌片25个、农民用水主体18个、示范村18个。我市落实600万市级补助资金,积极指导谋划,完善方案设计,倒排工期紧抓建设,有序推进各项创建活动。三是完善机制,深化“三化改革”。持续推进产权化、物业化和数字化改革,巩固完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争取把这件“花钱少、受益广、影响大”的重大民生实事办实办好,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4.办好省级民生实事,助推美丽河湖全域美。做老百姓的贴心人,美丽河湖先锋队深耕“幸福河湖”责任田。一是谋划“一张蓝图”,今年以来多次走访基层一线,完成全市中小河流现状调查,摸清了全市中小河流防洪达标率等基本情况。编制《杭州市美丽河湖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2年)》和《杭州市中小河流“十四五”规划》。二是建立“一个机制”,建立多部门联动协同监督机制,联合林水局“135组团服务”机制,累计开展全市强化涉水执法专项行动和守护“美丽河湖”专项行动20余次。三是编制“一套标准”,出台《杭州市美丽河湖评定管理办法》,编制完成《杭州市涉河涉堤项目建设技术规程》《杭州市中小河流建设指导意见》,出台全省首部市级地方标准《幸福河湖评价规范》,推进建设项目施工规范化和标准化,为合法依规强化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四是开发“一个平台”,全省率先建设完成“幸福河湖”平台,实现实现全市15819个水域一张图展示,移动端水域巡查 APP的开发可实现水域巡查、问题上报等“一键实时上传”。

5.推进钱塘江防潮安全管理数智化,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每年八月十八期间杭州市沿亚运江两岸都有数十万人观潮赏潮。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潮先锋队扎实做好2022年钱塘江防潮管理工作。一是开展“人潮有序”防潮安全宣传。通过杭州气象、杭州日报等多家媒体提前向社会公布观潮攻略,累计发送观潮提醒短信24.5万条,发放防潮安全宣传5万余册;二是创新“云直播”观潮模式。首次采用浙视频、杭州之声等在线直播,并获得人民日报、央视频、凤凰新闻等近20家主流媒体转播,浏览量高达269.3万人。现场观潮人数较去年减少40万人,极大缓解了现场观潮压力;三是筑实“四防并举”管控体系。构建“属地+部门”协同,“水上+堤岸+空中”配合,“人防、物防、技防、智防”同时发力,全市共出动警力8000余人次、巡防人员7000余人次,车辆船艇1200余辆(艘),重点区域检查1200余处,劝阻下堤下江9000余人次,未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件。

五、取得成效

(一)“1”个总体目标初步达成,使党性融进每个党员头脑

通过“125”党建工作法的深入应用,强化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有效推动了支部全体党员想干事的政治觉悟和能干事的业务水平,有效发挥了支部党员引领广大职工“为民办事争先锋”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心荣获浙江省“十三五”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市乡村振兴(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工作、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工作、市美丽建设等先进集体,30余人次荣获市局级及以上荣誉。美丽河湖荣获省水利厅水利争先创优优秀案例,幸福河湖、品质饮水数字化建设分别纳入省水利数字化改革试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绩效评价全省第一,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考核优秀,以优异成绩开启河农“十四五”新局。

(二)“2”项机制初显成效,实现党建业务双轮驱动

自开展“125”党建工作法以来,通过建立“专职党务+”、“支部联建+”两项有效机制,根据科室职能、党员分布等情况,建立党建工作小组、党员先锋服务队,构建上下贯通、全面覆盖的党建网络体系,旨在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水平,强化党建业务有效融合,以党建引领切实提高为民服务能力。支部党员干部通过“送服务上门”,“一站式问诊”等方式,实地问需于群众,问需于企业,问需于基层,心系一线,扎根一线,深入开展“民呼我为支部联建+”活动,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成效转化工作动力,两项党建工作机制均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技术上门,加快推进。比如与桐庐富春江干堤二期临时党支部的联建,质监先锋队实地帮助解决了泵站搅拌桩难以取芯检验等6标在建工作面临的技术问题,通过手把手的辅导完善工程建设档案资料,帮助屡次延后的2标段完成了单位工程验收,为其他标段验收树立了榜样,先锋队马骏同志结合工作实际,为结对支部的党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送上了一堂精彩纷呈的水利质监“甘泉大讲堂”,对相关技术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详细答疑,为质监业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密切联动,共守安全。在八月十八大潮汛前夕,与杭州市公安局交通治安(水上)分局钱江水上派出所党支部的联建活动,不仅进一步推进防潮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更加强了防潮各部门间的密切联动,助力防潮工作有序开展。大潮汛期间通过钱江水上派出所船艇领潮,公安、城管部门加强重点部位管控,应急救援队伍现场待命,无人机现场巡防预警,多级联动,水陆、空地结合,共同守护八月十八观潮安全防线;三是幸福迭代,品质惠民。美丽河湖先锋队多次实地指导“幸福河湖”指标在阳陂湖项目中的实施运用,在建设过程,着力引导参建单位的建设思路要从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转变,要真正以造福人民为建设理念,充分体现河湖安全、生态、旅游、景观、人文、数智等多要素相融合,切实做到还景于民,提高当地百姓和游客的获得感、幸福感,真正让阳陂湖成为利民惠民的实事工程。目前阳陂湖已通过美丽河湖市级验收,千年历史的阳陂湖正重获新生;四是精准对接,破解难题。支部赴建德针对公曹水厂农饮改造提升工程,开展技术交流与帮扶指导。公曹水厂目前已实现水质和流量实时在线监管,出厂水流量、PH值、余氯、浊度、监控视频等供水实况实现在线查看。针对当前存在的暴雨后水质浑浊、城乡供水平台中实时监测数据不同步等问题,农饮先锋队提出了改进建议与指导交流。

(三)“5”项业务工作佳绩频传,党旗在各条战线上飘扬

一是美丽河湖再创佳绩。杭甬运河(西小江)市级河长年度积分居全省前列,出台全国首个《幸福河湖评价规范》市级地标,《杭州市美丽河湖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2年)》获“2020年度杭州市优秀规划设计奖二等奖”。2018-2022年累计创建省级美丽河湖78条(段、个),市级美丽河湖213条,完成省民生实事各项任务,且各项年度指标提前完成并增长10%以上。完成编制《“十四五”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建德市完成全省首批“幸福河湖试点县”建设,建德市新安江-富春江被水利部认定为第十九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二是农村水利再创新高。近年来,建设农饮水达标提标项目694处,139.3万农村老百姓喝上了满意的放心水,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由2017年的84.1%提高至94.8%,建成了一批颜值高、气质佳的水厂(站),供水安全更有保障。行动多次上市民生实事红榜,得到水利部、省市领导的肯定;三是农村水价改革再谱新篇。完成了201.6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建立1992个村级用水小组,每年落实约3200万改革奖补资金,建设496个计量设施,3805个机埠实现“以电折水”,以“经济杠杆”形式提升农民的节水意识,年节约用水3000余万吨,增加粮食生产能力0.889万吨,节电79.67万度,COD减排0.056万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形象面貌大幅提升;四是钱塘江防潮管理再上台阶。杭州市钱塘江防潮安全管理工作作为我市独有的一项民生工程,自2007年开展以来,按照市级统筹,属地负责的原则,截至2022年7月底,累计劝阻下堤下江82万余人次,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各类潮水卷人伤亡事故,为保障沿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五是质量监督再立新功。对标清单履职到位,六大省级重点工程稳步推进。针对在建在监水利工程5个,开展质监活动11次(43人次),共整改质量安全隐患128个,提出合理化建议47条,督促指导工程建立和完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对标民生服务到位,为家门口的水利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将监督延伸至山塘、农饮水和小流域治理三大民生小微工程,打通水利监督的“最后一公里”。临安区双溪口水库工程荣获省级水利文明标化工地。

六、启示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说:“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十分重要,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为了抓好党组织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必须坚持党建引领,点燃红色引擎,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样板贡献力量。

(一)党建工作要坚持虚实结合

坚持党建引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仅仅要着力抓好政治思想建设这个牛鼻子,更要始终把保证中心发展和提高中心工作效能作为党组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要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以西湖先锋、学习强国等智慧党建平台为载体,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组织党员学习和运用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二要围绕大局稳定开展党建。坚持以职工群众为中心,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切实把各类矛盾隐患化解在源头,为中心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三要围绕提高重点工作开展党建。围绕中心重点任务,与党建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难题,激励广大党员在中心事业发展中建功立业。

(二)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要常抓不懈

党建工作由于其工作特性,难以在短时间内看见成效,而新的发展形势、新的发展任务,要求党建工作必须创新方式方法。一是实现由“灌输型”到“渗透型”转变,针对单位实际,通过灵活有效的载体,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党建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实现由“单一型”到“复合型”转变。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需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加强网络运用,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和渠道开展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党建工作又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必须进一步健全和优化党建工作相关制度,善用党建考核作用,明确大党建统领地位,逐步统一思想,提高全体党员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谋划和开展,凝心聚力为中心事业再创佳绩贡献力量。

(三)党建工作要突出亮点,打造特色党建品牌

结合特有的单位文化,找准党建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聚合好资源、思想和政治先进力量,利用机关党建品牌等载体,巩固提升党建工作特色及亮点,打造既有党建内在活力,又有党建外在影响力的特色党建品牌,突出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通过推行项目化、工程化、标准化党建工作新模式,为基层组织建设注入活力,助力中心发展。

大河奔流,涓滴汇聚。中心支部党员深入实践“125”党建工作法,继续扑下身子,踏实苦干,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勇挑最重的担子,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聚焦百姓“急难愁盼”,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用百姓的高品质生活诠释高质量发展,将千家万户的幸福视为发展目标不断发力,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