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党建研究 |
PDCA循环理论视角下机关党建质量提升机制研究 --- | ||||
| ||||
中共杭州市余杭区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摘 要: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机关党的建设。2019年,党中央召开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明确要将“全面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作为全国机关党建领域的主要任务。党政机关作为科学决策的“第一站”、贯彻落实的“第一棒”,提升机关党的建设质量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必然性和紧迫性。在这一背景下,余杭区立足区县机关党建质量提升这一研究主题,尝试借鉴PDCA循环理论,立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改进(Action)”四个阶段,探索构建科学规范的党建工作闭环管理机制,着力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为推进机关党建工作质量提升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选择。 关键词:PDCA循环;机关党建质量;机关党组织建设 一、研究背景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机关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机关党的建设是机关建设的根本保证。机关权力责任最集中、执政骨干最集中、共产党员最集中,机关党的建设成效,对于巩固党执政地位、夯实党执政根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时代党的机关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势面临新任务新挑战,机关党建必须加强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强对全面促进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时代之基、洞察时代大势所提出的党建研究的重大任务和重大课题。在这一背景下,余杭区立足区县机关党建质量提升这一研究主题,沿循机关党的建设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这一思路,尝试借鉴PDCA循环理论,探索构建科学规范的党建工作运行框架,为机关党建工作增效赋能,切实提升余杭机关党建工作质量。 二、当前机关党建工作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021年以来,余杭区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省市工委的有力指导下,紧扣“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核心任务,在党建统领、服务中心、组织基础、队伍建设、从严治党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区内机关党的建设依然存在着不足之处,机关党建整体质量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一)机关党的建设标准化规范化认识理念不够深入。经调研发现,有的机关党组织书记对机关党建关注不够,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的思想认识,简单以发展党员数量、开展活动的次数,以及投入的人力、财力多少来衡量党建成效,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要求是否到位、服务中心大局是否取得实效、服务群众是否落实落地等没有全面准确地考量。少部分机关党组织书记存在急躁心理,举办党建活动缺乏实质性内容,认识不到机关党组织组织力增强的重要性。缺乏形成工作闭环的意识,简单认为考核结束即是工作完成,没有将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上升为党建品牌、形成标准或制度,在更大范围推广,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没有持续跟进,有效解决。 (二)机关党的运行管理科学化水平有待提高。区内一些机关党组织将党建工作缺少问题导向,制定的目标原则性内容较多,精细化标准较少;部分机关党组织年度工作目标与计划与上一年度雷同,未能针对上一年度工作的不足与短板制定新目标。不同党组织之间也存在同质化现象;仍然沿用传统的党建工作管理模式,软指标多、硬指标少,党建工作机制还存在不规范、流程管理混乱、标准制定滞后等问题。个别机关党组织负责人对机关党建的特点和规律认识不深,采取的工作方法不能根据形势变化和单位工作实际,精准施策。此外,余杭区自202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各个机关党组织陆续都补充了党务力量,但从实际情况上,党务干部队伍自身综合素质仍有欠缺,党务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新时代机关党建工作的实际需要。 (三)机关党组织的创新力和活力不足。一些机关党组织抓机关党建工作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不强,党建活动特色不够鲜明,亮点不亮,吸引力不强。对新时代机关党建工作规律未做认真研究思考,未能积极适应时代与形势的变化,创新工作载体,使得机关党建工作活力不够。部分单位还存在党建论党建,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存在“两张皮”问题,找不准二者的结合点、切入点,导致事倍功半。 综上所述,分区后的机关党建工作运行机制还需理顺,在机制层面的改革创新仍需发力,在机关党组织党建运用现代管理学、组织学等理论和方法总体较少,创新探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三、PDCA循环理论对机关党建质量提升的路径探索 (一)PDCA循环理论内涵 PDCA循环理论最早是由现代质量管理的奠基者沃特·阿曼德·休哈特(Walter A.Shewhart)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休哈特博士于1939年出版的《质量管理角度上的统计学方法》一书,该书第一次引入了一种含有三个步骤科学流程,即:标准、生产和检验,标准、生产和检验就对应科学方法中的假设、进行实验和对假设的检验,这三个步骤就构成了获取知识的动态科学流程。20世纪50年代,质量管理先驱爱德华兹·戴明(W Edwards Deming)博士在休哈特博士设计出的流程上进行修改并加以运用推广,逐渐丰富形成了如今的PDCA循环理论。 PDCA循环主要有以下四个节点: 1、P(Plan)计划,对具体活动的规划,目标的确定以及方针的制定。 2、D(Do)执行,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和方案;并采取行动去实现计划内容。 3、C(Check)检查,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或者在计划完成后总结成果,找出其中问题所在。 4、A(Action)改进,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及时总结,避免再度发生;对于没有解决的事项,应提交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图1 PDCA循环的微观过程 由此可知,PDCA循环过程本质上是一个阶梯式上升的过程,一次循环的目标是解决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新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新的循环就在更高的水平上促进问题的解决。对于一些复杂性整体性较强的项目,可能有许多具体性问题相互影响,四个环节往往存在交叉现象,即边计划边执行,边执行边检查,边检查边总结调整计划。所以,PDCA循环的特点在于大环套小环,周而复始,进而在不断解决问题和总结经验的过程中不断实现所应用的项目质量升级,这也是PDCA循环理论的内在要义。 图2 PDCA循环螺旋上升的宏观过程 (二)基于PDCA循环理论对机关党建质量提升的可行性分析 1.PDCA循环与机关党建质量提升的逻辑进路相契合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发现问题、聚焦问题、解决问题是推动党的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工作方法与步骤,这一逻辑思路既符合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认识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因此,要提升机关党建的整体质量必然要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方法论,树立问题意识,把问题带入实践,通过实践提炼总结形成理论再提升是机关党建工作实践的基本逻辑进路。PDCA循环理论同样具有实践论的内在逻辑,在PDCA循环体系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螺旋进阶,使得实践和认识每一循环的内容,都进入到了更高一级的水平,这就与机关党建工作实践的逻辑进路基本一致,以此更好地达成理论适配。 2.PDCA循环与机关党建质量提升的客观要求相契合 从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规律看,机关党的建设做得好与坏,直接关系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整体进度和成效,从这个意义上说,机关党建对其他领域党建具有重要风向标作用,提升机关党建整体质量是机关党的建设的题中之义。PDCA循环正是在一个既定总目标的引领下,在内部无限多个小循环的嵌套下不断发展、强化的循环模式。这些环节首尾相连,形成循环链条,一个循环完成后进入下一个循环过程,周而复始,持续改进,使工作质量和效果不断得到提升。因此,将PDCA循环理论运用到工作实践正好契合了当前新时代机关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机关党建工作的要求,顺应了党建工作发展的客观趋势。 3.PDCA循环与机关党建质量提升的现实需要相契合 当前,新时代党的机关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其所面对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始终发生着变化,这也使得广大党务工作者要接受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党建工作从来都不是静止的,随着上级党组织对机关党建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机关党建的实践也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灵活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以此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另一方面,当前机关党建工作仍然面临着标准化规范化认识理念不够深入、机关党的运行管理科学化水平有待提高、机关党组织的创新力和活力不足等实践问题制约着党建质量水平的提高,亟须用新的思路方法来破解难题。而PDCA循环理论既是一种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系列的实践指南,指导人们去解决问题。因此,将它应用到机关党建工作实践当中,有助于实现机关党建工作质量的进一步跃升。 (三)余杭区基于PDCA循环理论对机关党建质量提升的现实实践 经2021年区划调整后,余杭区委直属机关工委现下辖机关党组织68个,其中机关党委16个、总支17个、支部35个,机关党委、总支下属二级支部155个。现有机关党员2857名,其中在职党员2609名、离退休党员248名。分区以来,余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按照机关党建走在前、作表率的要求,针对当前机关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借鉴PDCA循环理论,将机关党建工作分解为制定目标计划、执行落实任务、督查检查与考核、结果运用与改进四个主要环节,形成首尾相连的循环闭合运行机制,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1.科学制定规划,强化组织规范 PDCA的计划环节(Plan)即根据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作为PDCA循环的起始环节,规划设计是整个循环得以顺利运转的关键所在。同样地,科学有效的目标计划是机关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和顶层设计,对机关党建工作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首要任务就是要树立长远目标,明确机关党建工作的使命定位;随后,根据目标开展扎实的调查研究,并基于以此形成完整的年度工作体系。 (1)瞄准核心目标。余杭区聚焦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牢记政治使命、坚定政治本色,对标新时代机关党建使命任务,明确“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的总目标,围绕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五大方面形成共性目标,以此作为全年党建工作组织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开展调查研究。在明确共性目标后,围绕目标设计初步实施方案,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列举五大类具体目标清单和上年度留存的问题清单,通过征求意见、实地走访等,详细了解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情况,沟通反馈意见建议,以此不断调整目标清单和年度工作安排,为形成党建工作体系打好基础。 (3)搭建工作体系。根据年度工作安排目标,结合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区直机关工委制定机关党建工作要点,涵盖5大目标16项工作内容;组织召开全区机关党建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重点工作、责任时限、考核办法。机关党委和基层党组织根据工作要点,主持研究制定本单位工作计划,把各项目标按职责职能分解,明确措施、责任、时限、考核等具体内容,由此从机关党委到党小组逐步建立层层分解、步步细化的党建工作体系。 2.精心组织实施,突出政治执行 PDCA循环的执行环节(Do),即按照预定的计划、标准,根据已知的内外部信息,设计出具体的行动方法、方案,进行布局。作为实现既定目标的中间实施环节,执行阶段是循环机制中最关键的部分。在执行环节,着重需要考虑机关党组织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一方面,要抓好关键群体,明晰工作责任,确保党建工作推得开,落得实;另一方面,要狠抓支部规范化建设,以机关党组织组织力的增强带动执行力的提升;最后,工作要取得效果,就要力戒形式主义,应付了事,因此,要严格落实好党内政治生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政治觉悟。 (1)压实党建主体责任。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有力的落实措施,而首要工作则是明确各方责任。为此,区直机关工委制定印发《杭州市余杭区直属机关党组织落实机关党建责任制的十条举措(试行)》,建立机关党建“四级四岗”责任清单,抓实党组(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机关党组织直接责任、基层党支部落实责任的“四责协同”机制,巩固“工委统一领导、党组(党委)具体领导和管理、机关党委直接负责、机关党支部具体落实”的责任体系,确保机关党的工作任务到人、责任到岗。 (2)建强基层支部堡垒。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文件,选优配强机关党务干部,每年初制定区级机关党员干部轮训普训计划,通过机关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党务干部业务专题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机关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用好用活余杭区“一村社一机关一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这一抓手,持续做好结对帮扶、“千名干部进网格、万名党员联万户”等工作,抓实现代社区党建指导员和“先锋领杭”双报到志愿服务,让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加强党性锻炼。 (3)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将“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到位,把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作为主要内容贯穿始终。组织实施“喜迎二十大、当好排头兵”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各级机关党组织以多种多样的形式积极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入党志愿书以及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不断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3.优化考评机制,实现动态管理 PDCA循环中的检查环节(Check),即确认实施方案是否达到了目标,换言之,方案是否有效、目标是否完成,需要进行效果检查后才能得出结论。在这一环节,如何做好督查检查便成为关键。余杭区通过探索构建党建工作评价-工作考核-工作督查三维机制,多维度多角度考察机关党建工作成效,从而实现对党建工作的动态管理。 (1)健全机关党建工作评价机制。在检查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维度多渠道了解部门单位全年机关党建工作评价,尽可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全区机关党组织的实际工作表现。在年初围绕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量化考评指标的同时,注重用好党员问卷调查、党员民主评议、干部谈心谈话等质性方法,对区内本年度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以及特色亮点工作等开展评估,从机关党组织、镇街、村社多渠道了解机关党员干部的服务表现,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特色与常规相结合。 (2)完善机关党建工作考核机制。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统筹政治机关建设、服务中心大局、清廉机关建设、机关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的考核,设计6个一级指标和32个二级指标,形成区级机关党建工作考核清单,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探索实行“红、蓝、黄、灰”四色管理,抓好年底机关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将机关党建工作成效纳入到余杭区“每季之星”评选当中,与干部评优评先挂钩,有效推动机关党建比学争先。 (3)抓实机关党建工作督查机制。综合运用定期督察、专项检查、日常监督等多种手段,对照机关党建工作考核清单,结合“浙里红色根脉”强基系统数据分析,逐项检查落实情况。对各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督促机关党组织及时建立整改台账,实行对账销号、定期通报,并适时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工作见实效。 4.持续改进创新,提升党建质量 PDCA循环中的改进环节(Action),又可以理解为是标准化环节,即通过前期的积累沉淀,不断总结有效经验,形成标准化的措施,并对遗留的问题转进下一个循环。对于机关党建而言,这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不仅要对前三个阶段的问题作出分析,并及时提炼工作过程中的创新做法,形成规范;同时也要及时反思,对这一循环过程中尚且存留的问题形成初步解决思路,并在下一次的循环中不断改善直至彻底解决。 (1)凝练党建特色品牌。党建品牌既是对以往党建工作的精妙提炼,同时也是促进机关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分区以来,余杭区直机关工委深入实施“一行业一主题、一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引导各区直机关单位及时总结经验,提炼特色亮点,逐步将碎片化的工作经验上升为对机关党建规律性的认识,形成科学化规范化思路,打造机关党建品牌。积极培育诸如“玉成·检心向党”“红盾引擎”等市区优秀品牌,组织开展机关优秀党建品牌展示推介大会,通过示范先行逐步带动串点成线,进而提升全区机关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实效性。 (2)加强问题分析研判。着眼实施阶段和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和漏洞,督促各级机关党组织书记于年底牵头开展机关党建工作专题研究,深挖问题产生的原因与根源,拿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转入新一轮的PDCA循环,并持续反馈跟进,一项一项抓好落实,确保党建工作质量提升的逐步推进。 图3 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机关党建工作质量提升机制 四、PDCA循环理论对机关党建工作质量提升的进一步思考 PDCA循环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螺旋上升的系统,实践初步证明,将其用于机关党建工作,有利于构建一个持续改进的党建质量提升机制,全面系统地反映和评价党建工作情况,从而推进余杭机关党建工作质量的提升。但当前的实践依然处于应用探索阶段,要实现常态化的循环运作机制,确保机关党建质量稳步提升,还需要进一步聚焦关键性问题,落实保障性举措,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理念引领和理论武装。提高机关党建质量,根本上要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和理念引领。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机关党员当好“红色根脉”的守护者。重点发挥好机关党组织书记的领学促学作用,用好用活“学习强国”“周三夜学夜访”“机关干部大讲堂”“赠书·品书·荐书”等学习平台载体,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另一方面,要继续引导各级机关党组织及广大党员继续深入研究机关党建特点和规律,将重实效、抓质量内化为党员干部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贯穿于目标规划、制度设计、考核评价等各个方面。 (二)坚持目标导向,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是机关党建的着力点和目标点,找准机关党建与全区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的结合定位十分关键。要聚焦“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争当‘两个先行’排头兵”这一中心目标,持续深化“一村社一机关一企业”结对共建,把各机关单位、各行业系统的工作同镇街的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民生事业、城市国际化建设等有机结合,创新党建项目共建,加速资源共享,助力现代社区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经济稳进提质、科技创新、共富示范、改革攻坚、城市治理等重大任务中打头阵、当先锋,在服务中心大局中不断找准定位,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规范制度建设,激发机关党组织生机活力。提高机关党建工作质量,强化机关党组织功能,关键在于要提高组织建设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要对标对表《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进一步理顺机关工委统一领导、党组(党委)具体领导管理,党委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体系,强化对机关党建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管理。再者,要探索以数字化改革引领撬动机关党建理念、机制、工具、手段、方法重塑,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提高机关党建管理水平,为党建工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最后,要抓好机关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党建工作的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机关党组织建设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在机关党建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引导党员练就过硬本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党组织整体功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 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机关党建重要论述(修订本)[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3] 石国亮.全面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的重要举措[M].北京:东方出版社,2020. [4] 陈荣秋,周水银.生产运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7(21):26. [6] 陈鹏,解书华.提升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组织力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促进"双一流"建设目标[J].党政干部学刊, 2021(8):4. [7] 孙珊,董惠文,林有斌.基于PDCA循环的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路径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07):36-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