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市直机关抗疫先锋榜(四) --- | ||||
| ||||
★市钱江新城管委会机关党委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前,市钱江新城管委会机关党委坚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7日在接到关于长河街道需要人员,协助开展滨江长江西苑和长河小区转运紧急任务后,迅速集结45名党员干部,组建一支防疫突击队,毫不犹豫奔赴一线,协助开展封控小区的居民转运。面对风险和压力,新城的党员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挺身而出,经过连续30个小时的高强度奋战,顺利完成9000余人的转运。1月28日撤出长河小区后,管委会马上又接到了下沉社区驰援滨江抗疫的任务,60名党员干部主动请缨,他们中有很多党员28日刚完成长河街道防疫的支援工作,简单休息了一晚,马不停蹄投入浦沿街道火炬小区防疫任务,两班次协助开展核酸检测、物资配送、信息核查等工作,下沉服务期间共协助社区高效完成3轮全员核酸检测,覆盖居民3000余人。2次驰援任务,全委参与到最危险的防疫岗位开展工作的多达193人次。 ★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党委 自杭州疫情再起,市交通执法队党委统筹推进“双线作战”,坚决做到“疫情不退、我们不撤”。同心抗“疫”,集中力量下沉社区。1月26日起,党委连夜安排党员赴滨江区长河街道南岸晶都小区协助核酸检测,主动认领江一社区防疫包干任务,组织全队439名党员放弃春节假期全面投入居住地社区防疫志愿工作,同街道、社区干部一道共同筑起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截至2月4日,在队党委班子的全程临阵指挥和坚强领导下,全队党员共执行“快转运”任务680人次,承担通宵转运任务7次,累计发车430辆次,转运居民1.2万余人,服务社区累计达1740小时,创新建立隔离转运“一清单、三核对、四确认”闭环管理机制,为疫情拐点的早日到来争取到宝贵时间,展现了“锋领交通”铁军风采。向“疫”而行,迅速集结星夜转运。1月27日下午5时许,在接到隔离转运紧急通知后不到1小时,150余名党员主动请命签订“请战书”、摁下“红手印”,率先在滨江任务点露天集结,大家顶风雨、冒严寒,现场调运近200辆大巴车随时候命,分批连夜跟车护送封控区居民至隔离酒店,全程妥善处置群众诉求。随着第二批100余人支援力量到达,全体党员“一不叫苦,二不叫累”,24小时连轴转,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全市首次最大规模近万人的转运任务,用行动诠释了初心使命和“铁军”担当。 ★市国资委机关第二党支部 在本轮抗击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中,市国资委机关第二党支部始终坚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领导作用,支部13名党员同志闻令而动、向疫而行,主动下沉一线,全力驰援滨江区长河街道闻涛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来自本支部3个处室的5名党员先后于1月29、30日协助社区开展第三、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覆盖上万人次。来自2个处室的5名党员于2月2日、3日深入5个小区,累计核验、发放社区核酸证明卡约650张,提供疫情防控政策咨询服务110余人次,协助巡查6户居家隔离家庭隔离情况,检查13家沿街开业店铺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本支部党建工作处全体党员在委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第一时间组建两支“千人战队”驰援滨江和富阳抗疫一线,开展体温测量、信息检录、秩序维护等核酸检测服务;迅速集结国资系统医护志愿服务队并随队前往长河街道开展集中隔离人员异地转运工作;积极动员各市属国有企业在民生保供、人员转运、物流运输、城市建设、医护支援、涉疫垃圾清运等各个领域充分发挥国企主力军、压舱石作用。第二党支部广大党员以守护红色根脉的政治自觉和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全力以赴与病毒赛跑,在寒冬雨夜里为杭城筑起联防联控的坚固防线,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担当本色。 ★李良渡 市救助管理站后勤保障科科员 ▲李良渡(右)主动请缨前往有密接人员的观潮社区海威国际小区卡口执勤 曾经,李良渡是一名优秀的消防官兵,荣立个人二等功,2018年底转业后他迅速成长为能够统筹窗口24小时值班的班组长,始终在民政救助战线上厚植党员干部的底色。在今年这个不平凡的春节,他主动放弃春节休假,放下与远在云南的父母团聚的机会,他深知疫情影响下, 24小时开放救助的单位将迎来很大压力,他马不停蹄加入24小时值班。听闻市民政局号召党员干部下沉滨江长河街道观潮社区做志愿服务的消息,他主动请缨:“我是党员,让我去!”在滨江水印小区,他协助医务人员对小区全员核酸检测,对人员进行健康码查验,测温,维持现场秩序,对持红码、黄码人员单独管控进行采检,从30楼到1楼挨家挨户敲门通知楼栋居民进行核酸采检。原本结束第一批志愿服务的他可以在除夕夜回家看看妻儿,可他主动放弃了,申请留下来继续奋战在抗疫一线,在滨江威海国际小区门口卡点,查验进出人员和车辆,忙碌着为隔离住户送物资,凌晨再回到观潮社区值班。“没什么的,其他人辛苦。”问起他,他总是朴实而真诚地摆摆手,总想做得更多、更好。 ★黄田法 市机关事务局综合管理与服务处处长 ▲黄田法(左一)在指导群众做核酸检测登记 作为一名抗疫经验丰富的“老兵”,面对2022年杭州疫情再起,黄田法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全力投身市民中心疫情防控和市疫情防控滨江现场指挥部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以实际行动展现机关事务人的忠诚与担当。守土有责,当好“参谋员”。总结市民中心疫情防控的经验做法,参与修订完善《市民中心行政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认真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从严从实抓好市民中心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协调市民中心干部职工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督促检查公共场所预防性消毒、餐饮保障、防护知识宣传等,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实干担当,当好“战斗员”。参与制定市民中心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市民中心干部职工全员核酸检测等工作。凭借丰富的后勤服务经验和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他高质量做好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后勤保障和市民中心疫情防控任务,做到上情下达顺畅、沟通协调高效、布置任务明确、服务保障有力。临危受命,当好“勤务员”。2022年1月30日,他被紧急抽调到市疫情防控滨江现场指挥部,加强后勤服务保障力量。春节假期,他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时刻关注需求,靠前服务保障,为指挥部发挥“司令部”的重要作用默默贡献力量。 ★杨正民 市钱江新城管委会拥江发展处工作人员 ▲杨正民在长江小区组织隔离人员转运 杭州“1·26”疫情发生后,杨正民响应管委会号召赶赴长江小区封控现场,通宵参与大规模隔离人员转运工作。在进驻小区时,距离市委市政府下达长河街道24小时内全部转运的任务已经过去5个小时,要在剩余的时间内转运约1万人,难度可想而知。时间不等人,杨正民二话不说,马上穿上大白,带上社区工作人员,按照滨江区的安排,逐户敲门,逐户做工作。从下午6点起,小区内的每一幢房屋就成了工作人员的战场,早一点转运群众被感染的机会就要小一分。面对紧急转运,“宠物可以带吗” “隔离需要多少钱”“酒店隔离还是方仓隔离”“老人行动不便怎么办”,面对群众的疑问,杨正民用耐心的解答,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从晚上11点开始下楼等车到第二天3点多基本把第一批人员送上车,他才想起来没吃饭。直到第二天11点还剩最后一户老人家,他想办法借来一个轮椅,帮助他坐上轮椅,打上伞,一步一步从家里挪到上车地点,终于上了车。在长江小区杨正民经历了终身难忘的30小时。结束转运不到48小时,居家隔离的火炬小区又需要支援,杨正民再次报名,协助社区干部挨家挨户敲门询问群众代购物品需求,一天下来口干舌燥,口罩里却积满了水珠,说着话就流到脖子里。虽然冰冷的感觉令人窒息,但满足了群众的生活,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让他疲惫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盛晓晶 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副主任 ▲盛晓晶(左)在协助社区搬运分送慰问大礼包 在2022年春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关键时刻,盛晓晶在城市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言。作为杭州青年公益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负责人,她大力拓展协会、民非组织,整合社会力量,延伸团的工作手臂,发挥青年力量。在疫情发生当天,就第一时间与中心理事发起并建立了由杭州市志愿者协会、杭州滴水公益、张能庆服务站、黄飞华爱心车队、乐金邻等40余家青年公益社会组织组成的抗疫公益群,号召广大市民及留杭青年共渡难关,筹集上百万的口罩、帐篷、消毒水等物资送往滨江、萧山、富阳等地,筑起一道温暖的隔离墙。同时通过志愿汇平台,号召广大留杭青年,穿上红马甲,发挥青年力量,就近就便为社区服务。作为志愿服务管理者,她不忘初心、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做广大志愿者的榜样。疫情防控最紧急时,盛晓晶了解到长河街道和浦沿街道缺消毒水、消毒液和防护服,第一时间从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筹集医用防护服100件、杭州青荷公益基金会筹集4大桶消毒水以及500瓶医用消毒液紧急送往当地,给防疫一线送去最紧缺的防疫物资。期间还赶往滨江区西浦社区,冒着凛冽的寒风协助社区组织居民进行核酸检测,搬运、分送慰问大礼包,逐个拨打电话对隔离、密接、时空伴随等各类人员进行回访和流调,用每一次拨号呼叫践行初心使命,用每一个轨迹确认回应百姓安心。 ★汪文斌 杭州画院副院长、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汪文斌(左一)在社区卡口查验健康码 他是一名画家,平日里用画笔构绘行云流水的河山。他也是一名党员,紧急关头用行动担负起责任和担当。本轮疫情来袭之后,汪文斌主动请缨,向战前行,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成为市文联下沉到社区抗疫工作的首批党员干部志愿者,于1月29日奔赴包干支援社区——长河街道天官社区。他不惧急难险重,专挑难事重活。主动要求承担各项急难险重的工作,有任务争着干,有难事抢着做。在社区的统一部署下,他做的主要工作是协助转运密接、次密接人员和严把关口。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但是他随叫随到,不讲条件,深得大家信任。他严把关口,工作规范,排查专业,考虑周全。在各交通卡口和小区门口认真仔细地查验居民群众的核酸检测证明,热情耐心地引导大家通过关口,解除居民的各种顾虑,保证群众的安全。他扎根社区,专心用情。在连日的风雪中不分昼夜坚守岗位。家住余杭的他,轮到早班4点多就起床出门,夜班11点多才能到家。除夕夜排班时,他做了家人的工作,临时取消回老家过年的决定,第一个报名参加,在寒冷的卡口边吃了一顿不同寻常的“年夜饭”。 ★陶 凌 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专职副书记 ▲陶凌搀扶年迈老人参加社区核酸检测 在2022年抗击疫情“集结号”吹响后,陶凌主动请缨,挺身向前,下沉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做好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人员调度和后勤保障,合理安排中心每天社区值班人员,确保中心下沉干部按时就位、准时到岗,切实担负起了支部的“战斗员”“指挥员”“保障员”三个角色。1月30日凌晨4点,雨雪交加,作为市残联首批下沉滨江抗疫一线的党员,她听令而行,奔赴闻涛社区结合,变身“大白”,受领任务,开始对核酸检测现场的人员查验健康码、核实身份信息、维护现场秩序和指引核酸检测工作。为了让居民们做好核酸检测早点回家,中间都不曾停歇,一站就是6个小时。1月31日除夕,她又早早来到闻涛社区,就当天的疫情防控工作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对接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来电咨询受理,社区周边商铺、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巡查,协助社区和物业加强对重点人员排查,每到一个环节都严格认真地执行防疫程序,确保疫情防控网织得更加紧密。疫情无情人有情,在这特殊时刻,她还向市红十字会设立“抗疫进行时”抗击疫情捐赠项目捐款1000元,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组织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