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市直机关抗疫先锋榜(一) --- | ||||
| ||||
编者按:杭州“1·26”疫情发生后,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全面下沉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2022年这个特殊的春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大考大赛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干部,他们闻令而动、勇毅前行,汇聚起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的红色力量,在这个特殊的春节用心用情用力温暖和守护了杭城百姓,为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提供了坚强保证。即日起,我们将分批为大家讲述其中部分抗疫先锋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 ★市委办公厅机关党委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市委办公厅、政研室、改革办机关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第一时间成立“头雁突击队”,创立“三员工作法”,以最快速度实现全员集结、以最强阵容增配驰援力量,以最优机制倒逼问题解决,为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贡献党办力量。短短6天内到社区志愿服务318人次,参加重点区域防控工作154人次,协助核酸检测9199人次,为隔离住户送物资1200余份,流调统计3200余人次,现场协调解决基层疫情防控问题20个。凝心聚力当好服务员,防止驰援力量失之于“散”。大家争先“抢单”,报名除夕夜、大年初一社区值守;下沉第一天,“头雁突击队”迅速制定“作战方案”,通过绘制地图、明确任务、快速分工,协助社区做好超前谋划、周密部署。全面深入当好信息员,防止分析研判失之于“浅”。严格落实日报制度,自觉做好市委延伸基层的“神经末梢”。半夜往往是“头雁突击队”工作群最忙碌的时候——全员复盘、梳理问题、优化方法,让驰援力量快速上手,让基层声音传递通畅。系统谋划当好协调员,防止问题解决失之于“空”。联动市级、区级、社区现场办公解决问题,联合市委督查室盯住关键环节,形成“及时上报、监督落实、全面反馈”的工作闭环。“头雁突击队”在一天内将防护服、防护面罩等4800余件、价值4万多元物资捐赠到位。温馨社区党委书记来东红把厅室办党员干部亲切地唤作“最亲密的战友”,为他们点赞! ★市纪委市监委机关第四党支部 面对新一轮疫情大考,市纪委市监委机关第四党支部迅速重启战“疫”机制,建强战斗堡垒,在支部联系委领导金伟同志的一线指挥带领下,全体党员干部以党旗为令,火速集结、持续奋战,为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交出纪检铁军的“高分答卷”。这是“疫”线监督的指挥所,火速建立“1+5+2+6”疫情防控监督体系,健全完善“室组地”三级联动、监督“三单”、问责预审等机制,推动全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赴一线开展精准监督,累计组织全市各级纪检监察监督2466批次,检查重点场所7846个次,发现和督促整改问题1855个,切实提升监督质效。这是“疫”线监督的参谋部,强化监督信息一日一报、重点情况即收即报、问题督办分类分级等方式,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大年初一晚上,连夜组织力量对涉及隔离转运人员的集中隔离点情况进行全覆盖督查排摸,为领导决策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底数,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截至目前,已编发监督周报、每日监督专报共12期,抄告、反映、督办问题106个。这是“疫”线监督的督察队, 2月2日晚至3日凌晨,根据市防指办工作要求,连夜制定监督检查组组织架构、明确工作职责、细化监督方案、绘制监督索引,组织力量全覆盖监督检查隔离点管控责任落实情况,督促各地压紧压实“两个责任”。第一时间掌握滨江区管控区隔离点人员脱管问题,指导属地在短短六小时内查明原因,依纪依规妥善处置,形成强有力震慑。 ★市经信局工业企业进口物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班 临时党支部 “1·26”疫情在杭城爆发后,市经信局闻令而动,火线集结党员干部,于1月29日迅速组建成立工作专班临时党支部,全力推动工业企业进口物品(冷链物品除外)疫情防控,阻断病毒来源。他们坚持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斗争,迅速完成工作方案制定、工作责任划分、工作流程规范、区县专班组建等工作,并以规上工业企业为重点,对进口物品、进口计划的企业家数和进口物品种类、数量、来源地、入杭渠道、防控措施等地毯式排摸,实现春节期间开工63家重点工业企业存量和增量底数清、动态明。按照全面动起来、紧起来、严起来的要求,建立杭州市大物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强疫情防控政策宣传,落实《浙江省工业企业进口物品常态化疫情防控操作规程(试行)》分发讲解面对面、督导检查全覆盖。春节期间临时党支部成员在岗督导检查不停歇,他们兵分五路,由局党组成员带队下沉蹲点13个区县(市),每天深入企业实地督导连续开工生产的有进口物品的工业企业装卸、贮存、生产加工等重点环节的病毒消杀和核酸检测,快速联动协调解决核酸检测力量不足等企业诉求。累计走访企业375家,检查企业324家,指导完成进口货物消杀861批次,督促企业一线重点人员核酸检测1282名,发现并现场解决问题18个。他们为了“大家”舍弃“小家”、为千家万户的团圆默默坚守在工业企业防控最前沿,筑牢“物防”平安生命线。 ★何奈里 市纪委市监委第六监督检查室副主任 ▲何奈里(中)深入疫情防控集中隔离点监督检查 “1.26”疫情发生后,他顾不上怀胎八月独自在家的妻子,还有即将住院手术的岳母,临危受命、第一时间直奔滨江疫情前线驻点工作。作为省纪委疫情防控督导组的联络员,他承担了服务保障上级督导高效运转的使命。从人员熟络到任务对接,从上下沟通到左右协调,事无巨细都交办到他手中。“你提要求、我来落实”,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背后,是每天不分昼夜、刻不容缓的几十条指令,要在第一时间传达、执行、反馈。短短四天之内累计服务保障各类会议、调研、检查13批132人次。他牢牢把握以督促改的目标导向,会同区县同志逐项分析研判、逐一分解任务,以钉钉子精神确保85个问题全面及时整改到位。对他来说,每天奋战15小时以上成为常态,只有不知不觉间流下的鼻血,提醒他“夜深了”。原本担任内勤角色的他,还自加压力,雨夜零点奔赴封控小区参加突击检查;加入小区楼道长微信群,深入掌握真实情况,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回到驻地,连夜梳理问题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素材,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持续贡献力量。面对同志们的点赞,他总是说,“大家都很辛苦,我只是做好本职。” ★陶哲琼 市委办公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陶哲琼(左)在滨江区西兴街道温馨社区搬运市委办公厅机关党委向社区捐赠的防疫物资 很多人难以想像精致柔弱的她身上居然有这么大的力量?2022年春节前,一接到抗疫动员令,她毅然把孩子送到父母那里,年夜饭吃的是一盒快餐,手机24小时在线。封控楼物资接应、进出人员信息查验、隔离户防疫巡查……早出晚归,每一件事她都抢着干,但对于陶哲琼来说,这个年过得既充实又有意义。她是冲锋在前的“战斗先锋”。在除夕值守等紧急关头,她主动报名,放弃了和家人团聚,选择坚守一线,时刻与大家“战斗”在一起。她被温馨社区党委书记亲切地唤作“最亲密的战友”。她是同心战疫的“称职策划”。从第一时间谋划成立“头雁突击队”,到首批抵达现场制定“作战方案”,再到创新下沉社区“三员工作法”,她坚信“超前谋划、创新机制”是做好战疫工作的法宝。做好现场服务的同时,她还每天辗转于数十个工作群几千条信息中,确保第一时间内百分百完成紧急任务。她是破难攻坚的“一等好手”。从联动市级、区级、社区现场办公,到践行“及时上报、监督落实、全面反馈”的工作闭环,她自觉做好市委延伸基层的“神经末梢”。面对温馨社区防疫物资紧缺和供应商防疫物资不足的双重难题,她铆足干劲,在短短一天内,就协调防护服、测温仪等4800余件、价值4万多元物资捐赠到位。 ★章 捷 市政府办公厅第五党支部书记、三处处长 ▲章捷(左)在核酸检测点检查工作 “1·26”疫情发生后,章捷就跟随市领导加入杭州市核酸检测工作组火速赶赴滨江,牵头组建了工作群,健全完善工作体系,联系沟通有关部门,及时掌握各方情况,通宵参与协调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并冒着雨雪,到滨江核酸采样点进行巡查,对发现问题进行沟通解决。1月29日,又紧急赶赴富阳区,参与组建核酸检测工作体系,按照防范区内“应检尽检”、防范区外“愿检尽检”的要求,倒排时间表,紧锣密鼓落实采样点位、现场布设、居民发动、样本转送等工作,协助联系省、市级医护人员600人深夜驰援富阳。同时,积极沟通对接市区数据、公安部门,对防范区内人员赋予橙码,共赋码185635人,在“橙码效应”的推动下,“应检尽检”要求得到有效落实,“愿检尽检”人数大幅提升。她还坚持每天到核酸采样点进行巡查,及时协调解决发现的问题,推动“采”、“运”、“检”各环节面上工作顺畅衔接。从1月29日至2月4日,富阳的核酸采样点位从62个增加至224个,检测人员从118650人/日增加至524163人/日,援助医护人员达10326人次。自1月27日起,她已在外连续奋战10多天未回家,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为高质保量打赢疫情防控仗贡献了力量。 ★齐同军 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成员、数据资源与安全处处长 ▲齐同军(右一)在精密智控平台处理核实数据 从2020年1月开始,齐同军就牵头组建市疫情防控数据组,陆续主持并参与了复工复产平台、健康码平台等开发工作。“疫情就是集结号”。第一例初筛阳性和父亲去世同一天,他强忍当天父亲去世的沉痛心情,舍小为大,第一时间赶赴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迅速组建萧山、滨江数据组,垒起数据防疫第一线。当指挥前线前移的消息一出,毫不犹豫凌晨奔赴新前线,第一时间调通视联网链路、省疫情防控系统、省核酸检测系统等平台,第一时间协调市公安局开通全市视频图像查看权限,确保省市区指挥顺畅。“数据精准也能防疫”。他和同志们为强化隔离宾馆、居家隔离点管控,减少转运人员、基层管理人员报表工作,一起理思路、编指引,全力保障54194个房间、5899个居家隔离点以及1784辆转运车赋码工作,每日完成10万条以上数据分析,形成居家隔离、集中隔离统计报表,以街道、隔离点为单位拆解扫码明细和未扫码人员清单,分发至各个区县、地市精密管控。“坚守岗位,静待花开”。连续10余天的奋战,他一直坚守岗位,直到疫情防控转为常态化,其中最长一次,从早8点到凌晨3:40,连续保障近20小时,第二天7点继续到岗,忘我推进数据精准支撑。他的消息钉不断,但从未有漏回复,无论多晚,只要基层工作人员浙政钉咨询他,他都能第一时间回复并帮助及时解决。 ★赵 吉 市委组织部组织处副处长 ▲赵吉(中)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连夜研究起草“无疫创建”工作意见 作为杭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社区管理组成员,赵吉从“1.26”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坚守岗位、驻点指挥部,立足主责主业,发挥基层组织体系“哨点”“阵地”作用,以疫情“大考大赛”推动防控举措落地落细。牵头研究起草全面开展红色领杭“无疫社区(村)”“无疫园区(楼宇)”创建的政策意见,围绕组织强、无病例、管理严、小门牢、服务好等5个维度,分类制定10条创建标准,并迅速发动、组织实施,及时总结推广“无疫创建”中的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不断浓厚守牢“小门”、竞速“清零”的氛围,截至2月5日,已创建“无疫社区”1124个,占比90.4%;“无疫村”1712个,占比89.2%;“无疫小区”2352个,“无疫园区(楼宇)”276个,为全市面上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撑。参与制定全市疫情防控组织体系建设规范指引、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记实制度,推动基层组织体系与疫情防控体系融合契合。特别是面对富阳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深入富阳实地督导指导,围绕“四级包保”“五包一”,帮助理顺“三区”管控的组织体系、组织架构,推进做好组建社区临时党组织,在“疫”线凝聚各方资源力量,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 ★王 键 市信访局机关第一党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 ▲王键(右)在参与日常巡查和上门贴封条 在这场驰援滨江的抗疫战役中,王键是统筹协调的联络员,制定方案、排班配人、对接任务、审核信息等,每天凌晨,他仍活跃在浙政钉群里忙着对接协调。1月29日上午接到下沉社区包干抗疫任务后,他迅速组织抽调人员并自己第一个报名,当天下午2点就带着15名下沉党员干部准时到达社区开展工作。他也是后勤保障的总管家,接到驰援任务的第一时间,他就着手筹备防护保障物资,购买、运输、清点、发放,每个环节亲力亲为,反复交待提醒一些细节,为的是下沉干部更安心、协助保障更有力。他更是抗疫一线的排头兵。1月29日晚23点他正要洗澡准备休息时接到社区第二天核酸检测的求助,睡了不到3小时的他又忙碌着组织人员赶赴社区,从5:30到11:30,他穿着厚笨防护服持续站了6个小时,等到社区6000多人核酸检测完毕都顾不上喝一口水。从1月29日开始下沉社区至2月4日晚撤点,他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防疫服务上,手机24小时待命,全力配合社区干部做好各项工作。他的想法也很朴素,既然下沉包干社区协助抗疫,就是要一心协助基层干点实事、帮上点忙,如非银行祝福短信提示,他都忘了自己的生日,生日当天还给自己排了白班加通宵夜班,为的是多让其他同事休息好一点。 (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组织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