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通报表扬:杭州机关抗“疫”先锋榜(三)
---
信息来源:杭州市2020-03-09
字号:[ ] [打印] [关闭]


退役不褪色,转业不转志

上城区委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 方新建

▲方新建(前者)认真投入区第二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工作

回望上城区第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筹建之初紧锣密鼓的两天两夜,去年底才到单位报到的军转干部方新建直言“不容易”。2月3日,方新建接到组建应急服务队支援区第二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的任务,他毫不犹豫带领30名机关干部全力投入观察点的组建工作。2月6日,得知观察点火要接收1名瘫痪密接人员时,他不顾接触风险,主动请缨,同其他3位同事一起担任担架队员,体现出军转干部应有的勇气和担当。他的爱人是社区工作者,从大年三十开始就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家中孩子无人看管;父亲是抗美援朝老兵,腿脚有伤行动不便,需要照顾,面对困难,他毫无怨言、从不吭声,始终与大家战斗在第一线。


“我也是共产党员,关键时刻怎能不上?”

上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机关党支部副书记、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 宋勤

▲宋勤(右一)全力做好突击队和留观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我没有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姥爷那么勇敢,但我也是共产党员,关键时刻怎能不上?”区第二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成立后,宋勤主动请战,加入党员志愿突击队。她父亲十三年前病逝,中年丧夫让母亲的心脏病雪上加霜,但母亲那句“共产党员就该有共产党员的样子,你放心去,别担心我”,让她吃下了“定心丸”。到岗后,她被分到协调组,负责突击队及留观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2月6日晚上9点,当她把满满3页的书面交接记录和工作体悟交到接班同事的手上时。同事连声说道“多亏小宋记录的这么详细,我们下一班工作顺手多了”。2月14日上午8时20分,宋勤又来到隔离观察点,夜班同事提醒她“你来早了半个多小时”她赶紧催促同事“你们抓紧回去补觉,一定要注意休息好。”这是她第7次在观察点值班,4个早班,3个夜班,每班12个小时,全程不离岗。


大疫无情人有爱

上城区人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仰杰华

▲仰杰华(右一)工作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面对疫情,89岁的老母亲执意让儿子仰杰华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身为独子的他牢记母亲的谆谆嘱咐,带队下沉基层一线,作为区人社局“三联三领”新冠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书记,志愿组组长,他要求自己和组员做到不旁观、不添乱、不计较;严责任、严制度、严作风。在一线,他始终无条件服从街道、社区的工作安排,逐户排查、张贴标语、沿街巡逻、设卡登记,与大家并肩作战。他还要求在部队从事医务工作的儿子,要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练胆魄、磨意志,锤炼党性,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到最急难险重的地方去。


“面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工作必须比平常做得更细。”

拱墅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 季勇超

▲季勇超认真履行监督职责

疫情爆发以来,季勇超密切关注疫情对看守所工作的影响。得知3名湖北籍归案人员即将入所的信息后,他立刻沟通汇报,发出检察建议,履行监督职责。看守所实行“封闭式”管理后,他带领部门开启以14天为期轮班的“吃住都在看守所”的全封闭监督模式,每天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发现被释放人员归家途中有被感染、传染的隐患后,立刻提出对路途遥远的释放人员实行暂时安置,避免造成防疫风险。“看守所人员密集,一定要严加防范、不得马虎。”作为一个基层监所检察部门负责人,他带领部门干警“以所为家”,连续奋战在防疫第一线。


数据战“疫”,为精准防疫贡献“数据力量”

拱墅区数据资源局数管中心主任 施建伟

▲施建伟为开发防控信息报表平台紧张工作中

施建伟是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数据统计组的骨干力量。投入战“疫”工作后,他克服家庭困难,将两个孩子托付给老人,与身为社区书记的妻子一起投入防疫工作。为掌握全区管控本底,2月1日至4日,他带领攻关小组,日夜攻坚,完成了区防控信息报表平台的开发、测试和上线运行,一键即可获取重点人员运动轨迹、辐射人群等信息,到2月15日系统数据已达1.6万条。他还承担着省疫情防控系统的对接、任务下派和运维工作,从2月1日至今,每晚都近12点才到家。“只有我们做好数据支撑,才能为一线工作者及时准确提供各类信息,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也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正确依据。”他如是说。


在战“疫”中发好嘹亮温暖的拱墅声音

拱墅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 魏思梦

▲魏思梦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新媒体发布工作

作为拱墅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发布负责人,从1月23日开始,魏思梦便进入了连轴转的“战疫模式”,在这场新冠肺炎阻击战中,她牢牢把握新媒体传播的时、效、度,做到权威发布准确、回应关切及时、新闻辟谣有力、典型报道有温,全力以赴在战“疫”中发好嘹亮温暖的拱墅声音。在她的策划和组织下,新媒体端开辟开设了“权威发布”“重要通知”“记者蹲点”“辟谣”“战疫群英谱”等8个专题专栏,日均发布新媒体稿件60余篇。同时还制作H5等新媒体产品,迅速占据市民群众朋友圈。至2月14日,拱墅融媒体中心新媒体端共发布稿件1300余篇,点击量突破340万人次,单条点击量破万的达48篇。


“我在老家,时刻待命,随时返杭。”

西湖区商务局(金融办)办公室主任、区现代服务业服务中心主任

李胜英

▲李胜英(右一)在了解市场防疫工作和保供情况

除夕当天,全省疫情不断升级,随即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李胜英第一个在工作群中表态:“我在老家,时刻待命,随时返杭。”随后,她连夜孤身从老家赶回杭州,直奔工作岗位。统筹排班四轮,协调安排160余人次;参与疫情检查5次,检查超市、农贸市场30余家次。企业开复工工作开展后,连续两天接听各类企业复工咨询热线350余个,嗓子开始哑了。对面巨大的工作量和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她却轻描淡写地当作“不值一提”的小事。连续二十多天,她在同事心中,是遇到紧急任务能有序推进的“女强人”,是面对全局各项工作能有条不紊开展的“多面手”。可是在女儿的眼中,却是“见不到面的妈妈”。舍小家,顾大家,她用自己的执着和坚守,诠释了疫情防控战中最美的“逆行”!


“虽在后方,但要时刻关注一线同志的冷暖安危。”

西湖区财政局办公室主任 韩林龙

▲深夜,韩林龙又一次把“暖心餐”送到了一线卡点

深夜,气温已近零下。身为区财政局办公室主任的韩林龙开车直奔三墩几个夜间值守卡点,后备箱里一口大保温锅,装着对深夜值守干部的关心爱护和一份温暖。接到夜间值班岗下沉任务后,这已经是他连续第八天轮流给每个深夜岗同事送“暖心餐”和口罩、手套、棉大衣、暖宝宝等“暖心物资”,源源不断地给值夜干部们输送战斗力。从年初五开始,他已连续在单位值守20多天,组织350余人次下沉三墩、留下、双浦等镇街参与社区抗“疫”工作,全力保障单位防疫物资采购,做好单位后勤保障和物业工作安排,落实社区防疫慰问。用他的话说:抗击疫情,人人有责,虽然在后方值守,但要时刻关注一线同志的冷暖安危。


“哪里最艰苦就派我到哪里去。”

西湖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 高海军

▲高海军(右一)在高速袁浦卡口排查车辆

“哪里最艰苦就派我到哪里去。”当疫情来临时,高海军第一时间向组织提出申请,下沉留下街道社区参加抗“疫”工作。当高速袁浦出入口迎来返城高峰,需要支援时,他考虑到自己曾在双浦地区工作,熟悉情况,又主动请缨担任高速卡口值守党员先锋队队长。他“不怕苦,不怕累”,每天五点半起床,驱车40余公里赶到卡口值守,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他“轻伤不下火线”,因连续奋战,眼睛急性葡萄膜炎发作,他带病坚守岗位。一次,1名安庆籍旅客从宁波驾车返杭,因不能通过高速卡口进入杭州,情绪激动,他就解释政策,耐心疏导,安抚驾驶员情绪,最终,该旅客被顺利劝返。


使命在心,忘我工作

西湖区委直属机关工委办公室主任 蒋林海

▲蒋林海正在起草机关干部下沉基层一线工作方案

自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蒋林海同志共组织5批次620名区直机关干部和2批次近千名市直机关干部下沉西湖区基层一线开展防疫工作,从制定方案、人员调配、协调对接到服务保障每项工作他都主动参与,认真对待,连续20多天,加班到深夜是常态。他主动了解掌握区直机关党员干部服务的具体点位、工作任务、服务需求、生活保障等,根据镇街需求,及时合理地建议并调整服务力量,落实服务保障。主动帮助少数家住余杭良渚等地干部协调解决出门难问。他还全家总动员,积极参与社区防控志愿服务,嘱咐在社区工作的妻子,坚守岗位履职尽责,鼓励放假在家的女儿积极参与所在社区的蹲点值守等志愿服务,做到了“疫情防控,全家上阵”。


“我是一名党员,又熟悉企业情况,我一定要在的,休息在家也不放心啊。”

高新区(滨江)行政服务中心招商部 张波

▲张波每天要拨打和接听200多个电话,回复几百条微信咨询

近段时间,张波的手机号码向企业公开,区块内企业有关疫情防控问题都能第一时间联系他。经常晚上10点,他还在处理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企业复工邮件。近半个月来24小时待命已成为他的生活常态。从1月28日开始,张波每天要处理上百封邮件,回复几百条微信咨询,拨打和接听200多个电话,喉咙已经哑了大半个月了。几年前,张波因一场大病身体免疫力较弱,家人劝他注意身体,不要这么操劳,可他说:“我是一名党员,又熟悉企业的情况,我一定要在的,休息在家也不放心啊。”作为区行政服务中心江北大厅企业排查小组成员,江北区块1300多家企业的疫情摸查和企业复工资料的审核,全部落在他们小组身上。张波说“加班加点无所谓,只要疫情早日过去,社会早日恢复秩序,什么都值得。”


青春战疫,责无旁贷

高新区(滨江)团区委办公室一级科员 王飞

▲王飞(左一)协助社区认真登记人员信息

疫情防控“集结号”吹响后,滨江团区委“90后”年轻同志王飞连夜从山东老家驾车11个小时回到工作岗位,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一线疫情防控队伍中。她第一时间摸清结对小区基本情况,及时学习、跟进最新防疫政策,协助社区及物业人员做好体温测量、人员登记、隔离户巡查等防疫工作。同时还要兼顾单位信息宣传、材料报送、防疫志愿者招募等工作,以一己之力组织发动全区百余名社会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挖掘报道团员青年、志愿者、机关干部在防疫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迹。同时参与共青团与网易云音乐合作制作的短视频《一起守护》,积极传播青年战“疫”正能量。


舍小家为大家,诠释党员的使命、担任与奉献

高新区(滨江)退役军人事务局办公室副主任 郑梦雨

▲郑梦雨在张贴疫情防控宣传资料

1月20日,郑梦雨分析新冠肺炎蔓延现状后,果断取消回温州过年的计划,自年初二起,放下家中3个月大的儿子,义无反顾的奔向抗“疫”战场。为了让同事多一些休息时间,他主动替代同事值守,20天来基本都没有休息。白天8小时值守,回到家继续写材料,期间共向市局报送了12篇退役军人抗“疫”先进事迹。协助星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组建了退役军人抗“疫”志愿队,15名退役军人志愿者的加入有效缓解了社区的管控压力,为此缤纷小区被杭州日报评为管控效果全市综合排名第一。结对企业士兰微后,他迅速摸清企业基本情况,排查企业管控盲区,各项防疫要求均顶格执行。认识到位后,该企业还自主隔离了43人。


“抗疫不分大小家,战线没有前后方。”

杭州市委统战部三级主任科员 黄雷雷

▲黄雷雷积极参与一线防控工作

今年大年初二,刚到老家的黄雷雷就驱车踏上了返杭的路程。原来他的爱人所在医院紧急召回全部人员参加抗击新冠肺炎医护工作。疫情来势凶猛,他开始积极对接联系自己业务线上的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协助杭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开展捐资助力“抗疫”,短短三天筹集40余万元捐至湖北,同时他个人也带头参与捐款。他还积极收集统计有关数据和情况,组织撰写新闻稿,反映党外知识分子和新阶层人士捐款捐物,共同抗击疫情的情况,为“抗疫”行动加油鼓劲。在基层一线防疫工作中,他电话挨家挨户统计核实住户情况,上街巡查店铺防疫工作,社区卡口帮助人员管控,用行动支援在武汉抗“疫”一线的爱人。


“我是党员,我的战位我负责!”

杭州市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处副处长 陈新建

▲陈新建在彭埠高速出口卡点值守

参加城区疫情防控工作中,陈新建主动报名到彭埠高速出口值班,并担任小组长。当晚,他迅速组织26名党员干部组成3个班组,协调落实个人防护物资,并向组员详细交代值班期间的工作要求。从2月3日开始,他连续三周在彭埠出口值班,每天都要对3个班组值班情况进行不定时巡查,及时收集小组成员的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具体问题。连日的阴雨天气给值班干部带来更大考验,陈新建主动把自己安排在晚班岗,一边为过往司乘人员测体温、做宣传,一边还不忘提醒组员注意自身防护。“我是党员,我的战位我负责!”在他的带领下,值班小组每天要检测1200多台车辆、2000余名司乘人员,为守住杭城“东大门”出力。


行胜于言,积极战“疫”!

市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服务中心职员 黄初冬

▲黄初冬(左二)在为居民测量体温

“反正我是‘孤家寡人’无牵无挂,就让我多值几天班吧!”说这话的是市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服务中心职员黄初冬,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后,他把妻子和两个孩子留在了昌化老家,一心扑在城区疫情防控最前线,与时间赛跑,逆疫情而行,用行动彰显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哪里任务重,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连续十多天来,他不知疲惫地奔波在杭州火车东站、江干区闸弄口街道和杭甬高速彭埠出口值守点,除做好信息核对等工作外,他还帮助居民送菜送饭、扔垃圾、取快递,帮助老人申领使用“杭州健康码”,忙得不亦乐乎。在参加完城区疫情防控工作外,他还主动联系居住地社区党支部,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战“疫”。


“党员,就是要在关键时站出来,在困难中冲在前!”

杭州市财政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龚立群

▲龚立群(左一)在值守点认真履职

2月15日,疫情不退,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前一天刚值完最后一岗的龚立群担心同事身体,主动担当,坚守在卡口的最后一班岗上,这已不知是她第几次承担最辛苦的晚间8点到10点的值守任务了。2月15日,“一个特殊的固定主题党日,财政党员用爱温暖了寒冷的雨夜,”“一个最令人难忘的生日,虽然身边没有亲人,但有同事、有战友,更有使命”。“党员,就是要在关键时站出来,在困难中冲在前!” “看看那些因死而生,为义逆行的医护人员,我们有什么理由退缩!”她总是对处室的同志这样说,在她的带动下,机关党委的所有同志都主动到最远最晚的社区防疫卡点值守,在参与基层一线疫情防控中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战“疫”当前,初心召唤,使命必达!

杭州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管处副处长 吴双

▲吴双(左一)在卡口仔细做好排查工作

1月5日,吴双刚刚顺利完成三年援疆任务,从新疆阿克苏市回杭,市委组织部安排在家调休1个月。当湖北疫情逐渐严重,他毅然放弃假期,1月20日就提前回到岗位上,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加入政府采购应急专班,牵头梳理财政部和省财政厅发布的最新政府采购政策,负责制作《杭州市疫情期间政府采购政策要点》宣传专版,第一时间分发至各区县财政局及全市采购单位、中介代理机构,确保中央、省市最新应急采购政策落实到位。他还主动帮助交通局、杭师大等急需口罩、护目镜等紧缺防控物资的单位和部门协调解决供应商渠道问题。多次到下沙街道社区一线参与防疫八大机制排查工作,积极参与茅廊巷社区卡口值勤工作。


“曾经的军人投入疫情防控的战场是份内事”

国家统计局杭州调查队二级调研员 金锋

▲金锋(右一)在参加一线防控工作之余还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除了参加单位组织的德胜东村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外,还是所在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的热情组织者、参与者,积极协助社区做好卡点人员进出管理及社区党员志愿者的门岗值班排班。他还承担了小区“楼道政委”责任,在返杭人员需要居家隔离时,社区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他主动请缨,负责自己居住楼栋隔离家庭的生活照顾,承担起“楼道政委”角色,全楼住户组建“邻居群”动员起来,对被隔离人员严格督促,并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使他们安心居家隔离,得到了楼栋住户的好评。坚持每天巡查三次隔离户的隔离情况,做好巡查登记;每天为隔离户取送快递、倾倒垃圾,帮助购买生活用品。一户家庭孩子在上网课时键盘坏了,我马上送上自家的键盘,以解燃眉之急。


双上一线,只为早日战胜疫情

国家统计局杭州调查队二级主任科员 余泽翔

▲余泽翔(右一)在向居民推广“杭州健康码”

春节假期,眼看疫情防控工作日益吃紧,余泽翔决定陪同护士专业的妻子提早三天返杭,心想一个有组织,一个有专业,定能为疫情防控出份力。为除去参加疫情防控时的后顾之忧,他将父母和两个幼儿暂时安顿在老家。回杭后第一时间参与德胜东村基层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主动做到精准防控,实地探访任务区域内的自助银行发现空间小,人与物接触多,为了尽量避免群众不必要的接触风险,每次上岗前对ATM机进行存、取款测试,对前往的群众进行准确引导,2月7日,因自助存款机故障及时劝返多名前往存款的群众。得知集中隔离点人手不够,妻子自愿到集中隔离点工作时,他对妻子说:“保护好自己,专心工作,盼你圆满归来”,给与妻子最大的支持。


“守护好社区,守护好家园。”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团委书记 杨毅

▲杨毅(右二)在社区卡口排查人员信息

报名参加基层一线疫情防控工作,杨毅没有丝毫犹豫,因为始终记得自己宣誓入党时对党的承诺。在社区分配的卡口,他时刻提醒自己:“守护好社区,守护好家园。”参加一线防控工作以来,他履职尽责,认真检查进出社区车辆和人员,和同事一齐构筑起抗击疫情的防线。同时,他耐心沟通,积极协调,尽自己最大努力减轻管控措施对居民出行造成的不便。作为联络员,他始终保持与社区密切沟通,根据不同时期的要求,连续制作三份工作指南,积极筹措发放防护物资和御寒饮品,落实工作人员用餐,确保其他同事在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时能做到有条不紊、有章可循。


“作为一名党员,关键时刻要站出来,才能让群众吃下定心丸。”

杭报集团新研所 鲁小丽

▲鲁小丽(右)认真指导居民登记个人信息

“这段时间最对不起的就是家里两个孩子,春节没有好好在家陪他们,”鲁小丽同志说。她的丈夫作为社区工作者早在年三十就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了,她独自在家照顾两个孩子。接到组织安排到基层一线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任务后,鲁小丽毅然将幼女送去让母亲照管,把正在读四年级的儿子独自留在家中。那段时间杭州的天气很差,又湿又冷,她把孩子安顿好,每天准时到岗。在戒坛寺社区的服务岗位,耐心完成出入人员信息登记、测温、检查健康码等工作。她说:“作为一名党员,关键时刻要站出来,才能让群众吃下定心丸。”

(市委直属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