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工作动态 |
通报表扬:杭州机关抗“疫”先锋榜(二) --- | ||||
| ||||
“有一种责任,叫党员;有一种情怀,叫奉献。” 下城区人大机关党组副书记 戴江 ▲戴江(右三)工作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区委下达机关党员干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令后,戴江同志立刻带领区人大机关的党员干部到结对的小天竺社区开展防控工作,当她得知社区紧缺口罩等防护物资时,及时在工作群里呼吁机关干部一起帮助共渡难关,想方设法为社区捐赠了200只口罩和2箱消毒液,在紧急时刻缓解了社区的燃眉之急。当她看到社区工作人员为防控疫情日夜奔波时,在家煮好“银耳汤”送去慰问。区直机关工委组建第一批党员突击队时,她超龄报名参加。为做好企业复工工作,她又自告奋勇报名参加了第二批党员突击队,带领区人大机关3名党员每天奔走在潮鸣街道所辖楼宇企业,做好复工前材料申报、防护物品检查等工作。 “巾帼何须让须眉,战‘疫’攻坚显担当” 下城区人民法院办公室主任 张海瑛 ▲张海瑛认真做好人员排查工作 张海瑛同志在下沉结对的华中社区参与疫情防控期间,一对承租社区店铺的夫妻从台州返杭后拒不执行隔离管控措施,不服从社区统一管理,得知情况后,她主动上前沟通,既讲防范要求,又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帮他们用手机下单购买蔬菜和猪肉,并协调街道及社区,待疫情结束后再协商解决房租问题,化解两人心结,安心服从隔离。作为办公室主任,在防疫工作中提前谋划、事无巨细,从院内各个场所的全面消杀、到防疫期间公务用车的应急使用,从食堂的用餐管理到防疫物资的采购储备,样样仔细,努力为机关防控和干警防疫筑起一道安全“防火墙”。 “我是支部书记,我先上!” 下城区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 吴柳柳 ▲吴柳柳(左一)帮助居家隔离人员采购食物 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吴柳柳把不到3岁的儿子留在了江苏老家,提前结束假期赶回杭州。下城区直机关工委组建党员突击队,她第一个表态:“我是支部书记,我先上!”让全体党员、干警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样子,10人突击队名单当即出炉。白天,她是服务疫情防控的一线工作者,为居家隔离人员当起了采购员、送货员;晚上,她回归工作,把疫情防控与“支部强基”工程紧密联系,思考新一年的党建工作。 “我是党员,我去!” 富阳中医骨伤医院护士长 李梦英 ▲李梦英赴武汉疫区工作前后的对比照 除夕夜,李梦英突然接到院分管领导的来电“院党委决定从监护室护理团队中选派人员驰援武汉疫区,名单要马上报上去。作为ICU护士长,你觉得你们科室谁去合适?”“我是护士长,又是预备党员,我去!”李梦英脱口而出。同时她立即赶往医院,与科室7名护理人员联名递交请战书:“我们特向院党委申请,自愿加入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抗战中,为战胜疫情,随时听候调令,我们监护室团队都将义无反顾,不辱使命,尽医护之所能,打好这场生命保卫战!”一个多小时后,李梦英接获入选通知。“看着持续刷屏的疫情信息,我的心越揪越紧,希望自己能早点出征,为早日战胜疫情出一份力!”目前,李梦英被分配到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重症组,负责重症确诊病人的医护工作。 高难度睡姿的一线副书记 富阳区疾控中心党总支部副书记、副主任 李欢龙 ▲工作中的李欢龙 疫情发生后,李欢龙坚守防控第一线,负责疾控中心新冠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总指挥、疫点(疫区)的划定、病人的隔离留验、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及管理等工作。他的微信朋友圈时常凌晨两三点钟仍在更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信息和报道。有一次,在忙碌完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后,组员问他是不是昨晚一夜没合眼,他轻描淡写地说自己睡了好一会,好一会是多久?2个小时!没一会儿,组员都自动调成了“静音模式”。原来,疲惫不堪的李欢龙保持着高难度睡姿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实在太累了!但当听到组员说在流调过程中存在可进一步“刨根问底”的信息时,他立马秒醒,又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上阵“父子兵” 抗疫“战友情” 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内科第一党支部书记、重症医学科主任 唐卫东 ▲工作在战“疫”一线的唐卫东医生 从医30年,唐卫东一直战斗在临床一线,从死神手里夺回不计其数的生命。2003年“非典”疫情时,他就入选过“先锋队”的“尖刀班”。1月17日,唐卫东出任富阳区诊治专家小组的“首席专家”,参与制定诊治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与会诊转诊流程,又马不停蹄地组织了一系列培训辅导,还与区内5位专家轮流值班,统筹全区的会诊、诊治工作。1月25日,他主持全区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诊治工作,完善临床诊断,制定周密的治疗方案。此次抗“疫”,他的儿子唐仁宇作为区疾控中心环监科的一员与他并肩作战在第一线。唐仁宇说:“从小我就受父亲的影响,立志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这次能和父亲一起并肩作战,互相鼓劲,我感到很光荣。” “我八点半,没问题的!” 临安区市场监管局锦城所干部 赵向阳 ▲赵向阳(左一)在市场开展检查工作 除夕晚上:“我老妈昨晚病情明显恶化了,只要明天8:30情况还可以,我就来值班!”大年初一一早:“我八点半,没问题!”这是临安区市场监管局锦城所党员赵向阳发给副所长的微信。大年初一,赵向阳直接从重症监护室冒雨赶到天工农贸市场投入巡查工作。同事问他母亲情况如何,他说:“没事,那边没来电话的话,肯定要坚持到最后的!”而事后大家才得知他的母亲因癌症晚期一直在ICU,医生已经下过6次病危通知。但面对工作,这位老党员从不提及。甚至在所里排假期值班表的时候,赵向阳还“主动请缨”给他多排两个班,让路远的同事在家多呆两天。直到现在,即便不是他值班,还要“偷跑”出来与同事一起到市场检查活禽和野生动物销售、宣传疫情防护知识、监督餐饮店消毒、处理投诉举报等,始终坚守在维护市场秩序的最前线。 “要带好头,更要做好榜样” 临安区城市管理局龙岗中队中队长、昌化片联合党支部副书记 龚竹平 ▲龚竹平在防控一线开展排查工作 “孩子爸这个点发来一碗面,说是一个人的夜宵(其实是晚饭),几滴酱油加几根阳台种的葱,吃得津津有味。临安家里好多天没人住了,吃的也几乎没有。我和儿子在老家,好多天没见了。儿子说,想吃爸爸做的面条了”。这是2月5日晚,龚竹平妻子发的一条朋友圈。从大年初三开始,龚竹平就一直在镇里奋战,作为队长,他既要直接参与一线防控工作,还要调度人员安排,哪里缺人手,他就自己补上。4分半钟解决一顿中饭,有时候吃了一半又突然接到任务……同事们开玩笑地说,“现在龚队吃饭就跟有人和他抢一样!”“我不仅是队长,还是一名有着15年党龄的党员,要带好头,做好中队队员的榜样。为群众守护平安,我们责无旁贷!”龚竹平说道。 “大家都很辛苦,我顶得住。” 临安区应急管理局於潜所所长 赵义 ▲赵义(左一)忍受腰痛不适搬运帐篷 帐篷告急!2月6日上午,当得知杭州有250顶应急帐篷可调拨,年近50岁的老党员赵义主动请缨前往下沙调运帐篷,没有搬运员,他就和同事自己动手装车。天空飘着雨,250顶帐篷,两个人,一件一件地从仓库搬运上货车,不敢耽误片刻。赵义是“利奇马”抗台十八勇士之一,抗台时留下了腰痛的毛病,他咬咬牙,强忍不适,当所有帐篷搬上卡车时,腰都直不起来了。顾不上吃晚饭,就急忙往回赶,到临安时已是晚上十点,随后又将帐篷一件件卸货入库。250顶帐篷,历时7个小时终于顺利运抵。赵义这才简单地吃了点饼干和矿泉水,又赶往卡点执勤,这天他是卡点执勤的通宵班,他说:“正好能赶上交接班。同事心疼劝他在家休息,他说:“大家都很辛苦,我顶得住。” “面对疫情不能退缩,作为一名医生我肯定要上” 建德市第二人民医院ICU主任 郑晖 ▲郑晖(左一)和同事在隔离病区疲倦的身影 “因为情况紧急,第一例可疑新型冠状病毒患者需要医学留观,我需要马上进隔离病区……”这是郑晖1月23日下午4:40走进隔离病区前给妻子打的一通报备电话。而当第一批隔离患者核酸检测两次阴性解除隔离的时候,已是大年初二的下午,时间整整过去了4天4夜,他走出隔离病区后说得第一句话是“终于可以洗个澡了!”因为严重超负荷工作,郑晖出现腹泻及便血的情况,但他一直忍着腹痛与饥饿,一直在安抚患者,消除他们的恐惧和紧张。郑晖一直说,他要做一个有温度的医生,身为共产党员的他,一直也是这么做的。妻子眼中的丈夫是硬汉,他撑起了整个家;儿女眼中的爸爸是超人,他懂很多东西;病人眼中的郑晖就像神一样的存在,他筑牢了生命的防线。 “拼命三郎”快查快办,勇挑战“疫”重担 建德市公安局大同派出所副所长 钱钧 ▲钱钧(右一)在高速卡口排查过往人员和车辆 1月21日,刚从医院手术出院在家休养的钱钧,收到新冠疫情排查管控通知后,立即返岗带头开展重点地区返建人员排查、卡点核查工作,除大年三十匆忙赶回家吃了一顿年夜饭外,就再也没有回过家。1月27日,快速核查6名桐庐确诊人员火车同乘关系人并配合乡镇做好思想工作,两小时内将全部4名关系人按规定落实集中观察。2月6日,在走访排查中发现辖区五家企业10余名春节留守值班的员工,生活物资已经耗尽,但因企业尚未开工,无法为员工出具工作证明外出购买生活用品,他第一时间把信息反馈乡镇,以镇政府的名义为员工代表出具工作证明,保障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疫情当前,工作为先” 建德市公路路政大队副大队长 傅志洲 ▲傅志洲(右一)坚守卡口认真履职 疫情爆发以来,傅志洲一直在建德与桐庐的交界处320国道安仁卡口值守。作为卡口负责人,他每天6点离家,凌晨12点才能到家。连续二十多个日日夜夜,他带领队员坚守建德“东大门”,对不符合入建的车辆人员第一时间劝返,不让一个疫区人员、一辆疫区车辆进入建德。他的岳父岳母年迈体弱,一直由夫妻俩照料起居,老人们对他也很是依赖。今年春节,傅志洲一直在卡口值守,没能抽出时间回去看望二老,他们每天都念叨着,希望好女婿忙过这阵子可以去看看他们。傅志洲对此也深感歉意,“疫情当前,工作为先,小家是顾不上了,等过了这阵子,我一定多陪陪他们。” “哪里有需要,我就到哪里” 淳安县残联办公室负责人(抽调在县防控办) 程建凤 ▲程建凤(右一)努力当好“上传下达”的联络员 “哪里有需要,我就到哪里”,除夕日一大早,接到县疫情防控部署的紧急通知后,程建凤立即放弃了回乡下陪老人过年的计划,主动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第一时间拟定疫情防控规范性文件和倡议书,实地走访基层残疾人服务机构,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口罩等防护物资……。她不仅主动向党组织缴纳特殊党费1000元,在得知县一医院医护人员报名支援武汉后,她立马找到以前医院的同事,“也给我报个名,非护士专业的岗位我也可以的”。抽调到防控办后,她努力当好“上传下达”的联络员,及时流转报告省市防控指挥部文件精神,起草本县疫情防控通告、通知,撰写疫情防控宣传信息,协调各乡镇部门解决实际问题,“5+2”“白+黑”成了她的工作日常,按她自己的话说,“我是党员,我就要起带头作用”。 收到“强制休息令”的抗“疫”战士 淳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区中队辅警班班长 何长征 ▲何长征(左二)坚守在执勤卡点一线 2月9日,何长征收到了县交警大队城区中队开出的首张“强制休息令”,要求他立即停止工作,回家陪伴病重的母亲。1月21日,他的母亲因突发脑溢血送医抢救,正在疏导交通的何长征赶去医院后被告知母亲已丧失自理能力。尽管家有变故,但他仍坚守岗位。春节本被安排调休,何长征打算照顾母亲、安顿家事。但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何长征虽心怀愧疚,却再一次选择回到工作岗位,24小时“三班倒”参加卡点核查工作。接到医院他母亲病情不容乐观、建议回家照顾的通知后,他强忍悲痛办好母亲出院手续后又回到值守点工作。直到此时,同事才得知何长征家中变故,中队随即开出“强制休息令”,然而第二天,他的母亲就去世了。 是“管家”更是“贴心保姆” 淳安县公路段段长 程军 ▲程军在卡点检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从大年初一开始,程军就一直“行走在路上”,无论是塌方现场、修补路段还是执勤卡口……每一项工作都有他带头干、带头抓,坚守岗位、以身作则。在得知周边县市都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为守护好淳安一方净土,他第一时间制定防控方案,安排8个卡点落实24小时值守,监督指导16个村级卡点进行管控,牵头协调1000余名值守人员一线执勤。为织紧疫情防控安全网,程军每天都会到卡点实地查看,检查人员到岗到点情况,严格落实管控措施,详细了解执勤人员的吃饭、冷暖以及安全防护状况,跑药店买口罩,为战友们准备暖宝宝、方便面,当好大家的“管家”和“贴心保姆”。 “能出一份力就使十分劲,疫情面前我们都是战士” 杭州市统计局统计执法监督局四级调研员、机关第六党支部委员 魏兰芳 ▲魏兰芳(右三)在宁围街道恒瑞名座参加门岗执勤 机关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参与防疫工作后,魏兰芳一大早便准时出现在小区防控卡口,开始履行“守门员”职责。仔细排查来往车辆、认真登记进出人员、耐心劝导不戴口罩者,还时不时充当一回“外卖小妹”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物资,并不忘热情的提醒一句:“有需要就给我们打电话!”多日来,她守好自己的卡口,帮助有需要的卡口,经常一上岗便从上午忙到下午顾不上吃饭,也顾不上在家上网课的孩子。“守门员工作虽然辛苦,也会害怕,但相比一线的医护人员,我所做的微乎其微。在这场防控阻击战中,人人都是战士,作为一名党员,我能出一份力就要使上十分劲!”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当好一线防疫“守门人” 杭州市高速路政管理一大队杭新景二中队中队长 龚益明 ▲龚益明(右一)辗转于各个高速收费站 身着执法反光制服,臂戴红色“党员先锋”袖标,龚益明在人群中很是显眼。从大年初三开始,他已经连续坚守抗“疫”一线二十多天。巡查高速进出口防疫卡点、协助国省道管控、细化防控工作安排,每天的工作都安排的满满当当。“我的车上是应急物资,需要尽快送过去!”在一线来回周转的他,经常接到群众的问询和求助。“应急物资车辆可以优先通行,请走专用通道!”他一边用大喇叭喊道,一边引导车辆有序进入。为落实各项防控指令,他总是身先士卒,疾走于高速防疫卡口一线,辗转于各个高速收费站,逐一核查防疫检测、应急通道开通情况。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他说“疫情不退,我们不退!坚决当好一线防疫守门人!” “只要组织有需要,一声令下就能上” 杭州市委政法委平安建设督导处副调研员 单立香 ▲单立香(右三)在疫情防控卡点值守 “大家在前,小家在后,只要疫情需要,一声令下我就能上”,这是单立香同志的铿锵誓言。女儿正处于高考关键期,一月初的首考成绩很不理想,计划节后休假全力陪孩子辅导提升。但疫情就是命令,当她接到“参战”通知后,二话没说,果断放弃休假念头,迅速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单立香一直有腰肌劳损的老毛病,每次上岗几个小时都会痛苦不堪,同志们劝她坐下来歇歇,但看到车流量大,同事根本忙不过来,她总说没事,我还能坚持。就这样一直黙黙忍受着,有时到家后连车子都下不来,爱人和孩子心疼地劝她请假稍作调整,她却说,特殊时期大家都不容易,克服一下总会过去的。第二天,她贴上止痛膏药,又准时战斗在德胜高速卡口。 “不忘初心、‘疫’不容辞,舍小家为大家” 杭州城研中心综合处(党政办)处长、第一党支部书记 方志明 ▲方志明(右一)在紫金港社区执勤点值守 方志明同志以自己的医学背景和十七年前参与抗击“非典”的经历,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作为办公室主任,他主动谋划,统筹做好单位的防控工作和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一线的组织工作。作为党支部书记,他不忘初心,舍小家为大家。他的妻子是一位医务人员,已连续在防控一线奋战二十多天,他只能把上小学的女儿独自留在家中,来回60公里带头到单位值班、到社区执勤。作为防控工作责任人,他每天收集单位工作人员的健康情况和动向信息,便于领导及时准确掌握整体情况,及时协调处理上级单位的各项防控工作。作为防控参与人,他不忘利用自己的医学背景,在亲友、同事和社区居民中宣讲防控知识和防控政策。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 杭州互联网公证处公证员 祝世翔 ▲祝世翔(右二)在建德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祝世翔突然接到前往建德市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令。虽父母年事已高,爱人身体较弱,女儿尚且年幼,但他深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当党和国家需要你时,你就必须挺身而出。他耐心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踏上了征途。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在建德三个乡镇的防疫检查中,他和组员逐户走访隔离户,了解情况,做好记录。每一个数据都是用脚步走出来的,磨破了鞋,脚起了茧。为了家人的安全,工作期间他坚持与家人分桌吃饭、分房睡觉。看着女儿期盼却又失望的眼神,他只能默默对女儿说: “对不起,等爸爸工作结束了,再好好地抱抱你吧。” “疫情当前,我义不容辞该出力!” 杭州市宗教民族事务服务中心业务一科副科长 王婵琦 ▲王婵琦(右一)正在塘南社区开展排查工作 “疫情当前,我义不容辞该出力!”这是王婵琦同志接到返岗参与防疫工作后的第一想法。她的爱人是杭州市公安局民警,从正月初三开始就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她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自己更是下沉到宗教活动场所、社区参与防控工作,从2月9号至今,她不仅赴临安区走访各宗教活动场所、民间信仰场所以及滨江区各街道社区,对疫情期间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检查了解,更多时候都会准时出现在下城区朝晖街道塘南社区门口的疫情防控检查点,参加社区防疫管控工作,一天下来,经常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前期,因为居民对现在的形势和政策不了解,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对居民进行宣传讲解,耐心劝导,让居民能够安心做好居家隔离防护。 (市委直属机关工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