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通报表扬:杭州机关抗“疫”先锋榜(一)
---
信息来源:杭州市2020-03-09
字号:[ ] [打印] [关闭]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杭州市各级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首要工作任务,积极投身基层防疫一线,战斗在街道、社区、农村、高速公路卡口、集中隔离点、车站、商场、企业等杭州的各个角落,克服困难、勇挑重担,热心服务、真诚奉献,为我市抗击新冠疫情作出了贡献。为进一步激发全市机关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中的昂扬斗志和干劲热情,大力宣传表扬在疫情防控中冲在前、干在前,担当有为、攻坚克难,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色的机关党员干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将分批表扬在抗疫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单位、个人排序不分先后)。


“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要站出来”

市政协办公厅行政处四级调研员 张能兵

▲张能兵(左一)为隔离户送生活用品

张能兵同志参与一线值守的是笕桥街道天新社区,1899户居民中温州户有1030户,返杭的有297户,防控任务尤其繁重。他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主动登门为隔离户送药送菜送快递,协助社工贴封签、做摸排。当他得知支部人手吃紧时,在连续值勤3天后,他又继续报名参战。风雨中临时支起的简易棚寒气袭人,雨衣内水珠凝结、口罩滴水,他压压口罩裹紧雨衣,把生活用品送到每一户隔离户家门口,1月28日至今未休息过。他的老家在湖北,小舅子在武汉不幸感染住院救治,他顾不上牵挂、安慰亲人,第一个报名参加单位值班、值守和社区值勤。他每天不是在为机关值守人员订餐、取餐、报备车辆的路上,就是在搬运战疫物资的途中,不是在协助物业量体温、送快递,就是在协助社工打电话、做疏导,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军转干部、共产党员的风采。


“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我在岗!”

市政协研究室宣传处高级工程师 汪文波

▲汪文波在为隔离户送生活用品

疫情就是命令。2月3日起,汪文波同志积极响应号召,赴笕桥街道东港社区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因所在支部多名党员在家自我隔离,他勇挑重担,5天参加了3次服务,每天电话排摸上百户业主,认真做好人员登记、测量体温、宣传劝导、为隔离户送生活用品等工作,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作为宣传部门工作人员,他还肩负着捕捉画面、收集素材、宣传报道的重任。1月28日,正在探望长期住院的父亲的他接到单位电话,来不及和家人道别,立即赶回单位拿上相机直奔各入城口卡点,跟踪拍摄市政协第一督察小组的暗访检查画面。通过钉钉、微信等工具,在家收集市政协系统各类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采写编辑,及时发布在杭州政协微信公众号、杭州政协新闻网和委员履职平台(钉钉)上,极大地鼓舞了市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抗击疫情的斗志。


“守护好大家,也就是守好小家了。”

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 楼一涛

▲工作在值守点上的楼一涛(左一)

楼一涛去年才结婚,妻子已怀孕36周。2月7日,是妻子的产检日,护送产检是未来爸爸当仁不让的活。可小楼驾车把妻子送去产检后,就匆匆赶去萧山临浦镇,与镇里同志们一道检查联防联控工作去了。对于检查这件事,小楼是认真的,他对照防控要求,对照居家观察的清单,不放过每一个村社,不轻慢每一项检查内容。小楼一片热心肠,边检查边给医学观察居民打电话,“隔空”打气鼓劲。市里有序启动企业开复工后,他和其他同事不忘送政策、听诉求,将企业反映的困难、建议记录下来上报有关部门。他说,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比起春节一直没有休息、赶制医疗钢床的金鹭医疗工人们,比起一直奋战在一线的村社干部们,这么点事儿算个啥。守护好大家,也就是守好小家了,希望小宝贝出生的时候,能春暖花开,自在呼吸!


“在战‘疫’中,我将永葆军人本色。”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机关党员 费忠仁

▲费忠仁(左一)在社区卡点上值守

“我是共产党员,更是一名老兵,在这个关节眼上,不能忘了军人的本色”。连续10多天来,费忠仁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很多同事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默默地为他竖起大拇指,纷纷劝他多加休息,但他总是笑眯眯的,忘却了一身的劳累。2月3日以来,每天一大早,老费总是第一个到西湖区三墩镇报到开展服务,受领镇政府和社区安排的任务和有关要求。给每位志愿者发放志愿服和防护用品,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引导志愿者到各个值勤点开展工作。每天晚上还要梳理总结当天活动情况,统计数据,编写信息。同时,还要安排第二天志愿者名单和具体事项,逐一分配任务,编通知、提要求,在志愿者群里发公告,使整个活动的开展井井有条。


退役军医发挥专业特长,全力助力社区抗疫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综合行政执法队 蒋其军

▲蒋其军(右一)在基层防疫一线工作

“我是一名党员,曾是一名医生,有SARS防治经历,虽不能驰援武汉,那就在支援城区的岗位上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蒋其军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蒋其军第一个到文新街道竞舟社区报到参与一线防控工作,他发挥专长,主动承担起小区隔离户监测登记,隔离户到期解除核验、小区外来回杭人员“地毯式”排查与走访等工作。“怎么会这样,明明是5户解除隔离,可你的名单上只有1户,其他4户怎么办?隔离户意见已经很大了。”物业主任焦急地向社区医生询问。蒋其军得知情况后边劝慰边帮物业主任梳理工作流程,查找问题根源。在他的协助下,5户隔离户顺利按程序解除隔离。就这样,在一件件、一桩桩小事中,蒋其军同志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做一线防疫的“急先锋”

杭州城西科创服务中心副主任 陈栋栋

▲陈栋栋(右一)为居民检测体温

他曾在应急管理岗位工作10年,在应对突发应急工作中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疫情防控狙击战打响后,根据单位分派,他下沉街道,驰援社区防疫第一火线。来到大关街道后,他主动要求包干已有2例确诊病例的南苑社区,建议社区实行大封闭式管理,并在人流、车流量相对较大的香积寺路和德苑路口设置检测卡点,他重点负责社区出入口管控、执勤监测以及多户居家医学观察对象的日常管理。“疫情不退,我不退”。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他没有躲在幕后指挥,始终坚守防疫一线,每天早上7点到岗,晚上半夜才到家,往返奔波于社区、执勤卡点、管控隔离对象间,角角落落总能发现他穿梭忙碌的身影。城西防疫“急先锋”再出征,战必胜。


“军休干部就是我的父母,他们身体健康是我最大的心愿。”

军休三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主持工作)徐兰英

▲徐兰英(右一)在为军休干部送口罩

疫情发生后,徐兰英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军休干部,他们普遍年龄大体质弱,是新冠肺炎的易感群体,没有口罩将是军休干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隐患风险点。她暗暗发誓:一定要为军休干部们买到口罩,为他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面对“一罩难求”的现实困难,她跑遍杭城大大小小的药店、商铺现场采购,通过政采云、淘宝等网络平台进行线上采购,还发动亲戚朋友进行远程采购,有时半天要打60多个电话,联系咨询十多家公司。经过百般努力,终于自费筹措到2万只口罩,并第一时间全部捐给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作为局属军休中心的军休干部应急防护物资。看着口罩一批批的发放到军休干部手中,徐兰英高兴的说:“军休干部就是我的父母,他们身体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我还年轻,抵抗力好,我不去谁去啊,睡一觉就缓过来了!”

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五服务管理中心九级职员 张生摇

▲同事们在值守点为张生摇(左四)过“战地”生日

2月12日晚22时,在杨梅山值守点,一首生日祝福歌回荡在疫情防控值守点上空,原来,这天是张生摇和他儿子的生日。自从参加疫情防控夜班值守任务以来,他就一直卯在执勤点上,不知疲倦地密切注视着进出车辆和人员。不仅如此,由于家住临安,每晚完成任务后要驱车1小时才能到家,遇上高速封路,还得绕道而行,一般要到次日凌晨2点才能睡下。“我还年轻,抵抗力好,我不去谁去啊,睡一觉就缓过来了!”张生摇曾是一名消防兵,过去,他在烈火中冲锋陷阵,如今,在疫情防控一线,他是战“疫”中的逆行者。“让疫情早日缓解,让春天早日到来”,这是他对当下疫情防控的美好祝愿。


“国有难、吾当鼎力而为。”

市社科联(院)文史所所长 尹晓宁

▲尹晓宁在高速卡口为过往人员检测体温

“你能不能不要去执勤、你又不是党员,你要出了问题,我们这个家可怎么办”。得知尹晓宁主动报名参加一线防控任务时,80多岁体弱多病的父母劝他道。尹晓宁说:别担心,我会做好防护的,我虽然不是党员,但这个时候,不能只考虑自己,国有难、吾当鼎力而为。在高速卡点,不少车主不理解防控工作,等候时间长了冲着他发火,他总是微笑着做好解释工作,讲清道理,耐心疏导。夜间的高速路口,寒风凌冽,气温低到体温枪都无法正常工作,他就把自己备的暖宝宝贴在体温枪上,用自己的体温焐热了再检测。看到同事连续工作时间久了,他就劝他们休息一会儿,自己顶上。交接班后发现卡点的开水瓶空了,他主动开车把所有开水瓶都灌满了才回家。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面对困难,我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共青团杭州市委机关党委副书记、机关纪委副书记 杜东升

▲杜东升在高速卡点排查人员、车辆

杜东升同志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役”中认真履职尽责,展示了一名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自接到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他立即制定方案、排摸人员、组建队伍。利用微信群等方式广泛发动直属单位干部职工积极投入“战役”。2月3日以来,组织84人次赴杭州南收费站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上岗期间,他冲锋在前,不畏艰辛,坚持每天最早一个到、最晚一个走,并认真做好岗位分配、安全提醒、防护用品发放等工作。在一次防护用品搬运过程中,他不慎摔伤,膝盖红肿,但仍忍着伤痛坚持上岗到最后一刻,第二天仍带伤上岗,毫无怨言。他关心同志,严格监督,短时间内解决了上岗期间口罩、雨衣等一度短缺的问题。他还用打电话的方式,对本系统贯彻落实疫情防控情况进行监督,确保上级规定在本系统落实落细落地。


“在抗疫情的战场上,我虽然微不足道,但一定不能缺席!”

市文联创研室杭州市作协秘书长 陈曼冬

▲陈曼冬(右二)在值守点上排查人员、车辆

疫情就是命令。接到党员到社区报到的通知后,陈曼冬第一时间向社区报了到,第二天正月十五就上了岗。完成防控任务之余,她还主动向社区请缨,义务担任社区的“特殊”通讯员,帮助社区撰写防疫期间的通讯报道,筑起舆论宣传的防疫墙。撰写的《逆行中的同路人》等数篇反映街道、社区、业委会工作的通讯报道在省市主流媒体发表。作为作家协会秘书长,她积极响应号召,组织会员们拿起手中的笔进行创作,每天在作协公众号推出会员们的优秀作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征集到的文学作品已有600余件。由她主要负责编写的《抗疫诗集》已经完成初稿。陈曼冬说,事实上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战斗。在抗疫情的战场上,我虽然微不足道,但一定不能缺席!


“我坚信,月圆之夜的守护,定能早一日换来万家健康团圆!”

民建杭州市委会机关二级主任科员 吴春艳

▲吴春艳(右二)在高速公路卡点排查人员、车辆

吴春艳是民建杭州市委会的一名普通干部,家中下有二胎宝宝,上有年迈父母。当组织的招募令发出时,她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将孩子交给父母照看,自己骑着“小电驴”,跑一个多小时前往杭甬高速德胜入城口卡点参加防控工作。德胜入城口是杭州的“东大门”,车流多,任务重,她戴着潮闷厚重的防护用具,耐心地询问来地、举手测温、提示证件,一次次重复操作,她早已轻车熟路。元宵节那天,考虑到有些同事尚未返杭,她又主动请缨,前往卡点防控一线继续工作,她说:“我坚信,月圆之夜的守护,定能早一日换来万家健康团圆!”


“参与战‘疫’,能‘爬格子’也能‘看轮子’。”

民建杭州市委会宣传处副处长 蒋歆歆

▲蒋歆歆坚守在杭城“东大门”防疫一线

“杭州全年平均气温17.8℃,中国最‘宜居’城市之一,连年获得‘最具幸福感城市’殊荣。今天最高气温6度,但这个城市却依然是恰恰好的17.8℃,文明、自信、温暖、有序,还是一贯熟悉的最舒服气质,没有改变。”这是蒋歆歆的值勤感言。她积极响应号召,和同事一起坚守杭城“东大门”,筑起病毒防控第一道安全壁垒,期间,她不惧苦累,恪尽职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进城车辆和人员进行排查,让民建人的“初心”在防控战“疫”一线闪光。作为单位宣传处副处长,她经常工作到深夜,努力以“笔”为援及时宣传民建战“疫”事迹,编发相关报道80多篇被民建省委会、市委统战部等综合刊发。

(市委直属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