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杭州市级机关“最美家庭”(三) --- | ||||
| ||||
马芬芬家庭(市科技局) 家庭格言: 做到四诚:诚信、诚实、忠诚、真诚 马芬芬,现任杭州市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总经理,丈夫是某军区现役军官,有一个在读二年级的女儿。说起“家庭”, 对他们来说,比别人多了一份遥遥的牵挂。 “有一些女生,她们有二十七八岁的年纪,已经是家里的大树,顾不上妆容的美丽,在每个英雄的身后,都有双温柔的眼睛。”二十七八岁的年纪嫁给他,十年过去了,越来越明白“军嫂”这个称谓的意义。作为一名“军嫂”,她始终用爱和奉献,无怨无悔地支持着丈夫的工作,守护着她们的小家。 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结婚前丈夫和她就约定,要孝顺父母,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与对方父母相处。婚后,他们就有了两个爸爸两个妈妈,从来不称呼对方的父母为“你爸你妈”,也从不分“你家我家”。虽是一个小小的称谓,但足以时时提醒她们:两个家庭已经融为一体,爱对方就要同时爱对方的家庭,才能不分你我,家庭和睦。 马芬芬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丈夫是东北人,地域的差别使他们饮食习惯也有所不同。但是每次回东北老家,公公婆婆哥哥嫂嫂总是会考虑南方的饮食,配上东北的特色,让她大饱口福。丈夫从读军校开始,就离家在外。身在军营,长年不能回家看望父母,对父母充满歉意。尤其是婆婆去世后,他们深感“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只要有机会就尽量会东北看望家人。不能回去的时候,逢年过节送上礼物和祝福。 在杭州,丈夫隔一两个月回家一趟。看着女婿黑了瘦了,岳父岳母心疼的不得了,变着花样做好吃的给他补身体。丈夫对岳父岳母格外敬重,遇事常与他们商量,向他们请教,维护长辈的尊严和家庭地位,尊重长辈的决定。 有了长辈的支持,使夫妻二人在工作中没有后顾之忧,双方才能双双走上中层岗位。 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嫁给军人,成为“军嫂”,就意味妻子必须独立,坚强,牺牲,付出。 怀孕期间,她看着别人都有丈夫陪着产检,自己却什么事都是一个人做,心里不免觉得委屈。委屈归委屈,却还是告诉丈夫:“我没事,我自己都能搞定。”丈夫对她说:“媳妇儿,我知道你受苦了,以后一定加倍补偿你。” 孩子出生后,喂养、看病、上学,周末的兴趣班等等,基本都是她和她父亲来担当,让丈夫安心在部队工作。对此,丈夫总是很歉疚,他也很想家,想女儿,但是军人必须严守纪律,保家卫国。所以每次回家,丈夫尽可能通过做家务,陪伴女儿等各种方式弥补缺位带来的缺憾。 今年是他们结婚第十年,但其实算算在一起的时间,累计不超过两年。一路走来,相互之间有矛盾,有分歧,有争论,但从来没有过争吵。一方面,给对方足够独立的空间,不过多干预对方的工作和社交,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另一方面,做好自己,关心对方,相互包容,相濡以沫。 言传身教,综合发展。 有句话说得很对,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马芬芬平时注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尤其注重孩子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他们将一个“诚”字,作为对孩子和自己共同的要求。做到“诚实”,不自欺,不欺人。做到“忠诚”,忠于国家,忠于家庭。做到“诚信”,实事求是,言出必行。做到“真诚”,真诚地对待别人,不恶意揣度。 注重孩子心智体质的发展、兴趣爱好的培养,自信心的建立。由于平时工作忙碌,尤其是丈夫常常不在家,所以夫妻二人非常重视与孩子的沟通,尽最大可能陪孩子成长,只要有时间就尽量带孩子外出,领略自然,认识社会。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马芬芬从2006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这个单位工作。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认可,多次获得“优秀员工”等荣誉。在公司先后担任了项目经理、部门经理、总助、副总,现担任总经理职务。工作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养家糊口,工作还让人本人更有价值。尤其是马芬芬所做的工作,为杭州市的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为科技创业之助力,为杭州的科技金融事业添砖加瓦,这让她感到非常有意义,非常自豪。 叶晓敏家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家庭格言:百善孝为先,有爱有才家 叶晓敏同志,是一名85后年轻干部,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与爱人在大学里认识,毕业后在杭州工作、结婚、生子,不知不觉已经结婚九年,有了一个温馨的四口之家。自组建家庭以来,他们一直相亲、相敬、相爱,在思想上积极进取,在工作中努力拼搏,在生活中真诚相处,受到同事、邻里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一、爱岗敬业,勤勉好学 叶晓敏同志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进取,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程参与了杭州市不动产统一登记从无到有的过程,在筹备阶段与团队人员一起讨论业务手册、研究系统平台至深夜十一二点;在开创伊始放弃周末休息奔赴窗口一线做好服务工作,为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的改革加班加点保驾护航。在这个全新的领域需要不断地学习,常规工作之余她还承担单位重要课题业务调研工作,研究新的知识点和政策点,撰写调研文章。别看她是个文弱瘦高的女孩子,在两次怀孕生产期间,除了正常休产假,平时几乎没有请过一天病假,一直是正常上班,而且还承担了许多重要的业务工作,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称赞。除日常工作外,她还是市国土局团委副书记、妇委会委员,承担着青年团员和妇女姐妹组织的工作,组织策划三八节、五四青年节等活动,把本单位的工青妇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受到一致好评。她在2016年度工作考核中获得优秀,这与她爱人的理解与支持是分不开的。她爱人平时工作也很忙,经常出差在外,两人为了这个小家庭共同努力奋斗。 二、孝敬老人,关心孩子 他们这对80后夫妻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八口之家,他们都是独生子女,养育着两个女儿,上面有四位老人,老人上面也还有自己的父母。这对小夫妻非常体谅父母,白天在外工作,下班回到家都自己带孩子,尽量让父母多休息,周末的时候带着老人和孩子一起外出郊游。前几年叶晓敏爱人的外公患癌症来杭州看病几个月一直住在他们家,大家一起照顾老人,丝毫没有任何怨言。就在今年初,叶晓敏的外公生病医治无效去世了,她小时候是外公外婆带大的,感情深厚,在老人生病住院期间,她下班都是先去医院看外公再回家,周末也经常带着两个孩子去医院看望曾外祖父,教导孩子从小要尊敬老人、孝敬老人。他们双方父母相处融洽,相互体谅,如果对方的父母生病需要照顾,大家都是一起分担,共同为了这个小家庭默默地奉献。叶晓敏爱人的工作比较忙,她主动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尽力照顾好这个家庭,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大女儿喜欢唱歌跳舞,多次参加演出及比赛,小女儿在姐姐的榜样下,很小就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俩姐妹都是乖巧懂事。 三、团结邻里,和睦共处 真心待人是他们全家的处事态度,他们家庭的邻里关系也非常好,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深得邻里的信任和尊重。叶晓敏同志在G20平安护航期间,多次参与社区平安巡逻,参与社区五水共治宣传,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她都热心帮助。他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需要帮助的邻居解决一些燃眉之急,用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叶晓敏同志努力做一个“五好学生”——好女儿、好妻子、好媳妇、好妈妈、好员工,平衡好工作任务和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她把工作之余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家人,哪怕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聊天,那也是她心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作为女儿,她孝敬父母,关心老人,记得父母的生日,会在节日准备礼物,分担父母的忧愁;作为妻子,她与爱人相互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和睦;作为媳妇儿,她把婆婆当成自己妈妈一样,从不为小事争吵,平时生活在一起相互照顾,相处融洽;作为母亲,她以身作则,注重对女儿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优秀品质,教育他们独立自主,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一个美好的家庭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百善孝为先,有爱才有家,这是他们家的家庭格言,相信每个人都要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温暖,他们一家用实际行动诠释文明美好家庭,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林和静家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家庭格言:家是以爱为圆心,幸福为半径的一个圆 林和静是杭州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人事处的工作人员。其丈夫张天付在杭州海关工作,两个人爱岗敬业,工作勤恳,多次获得单位年度考核优秀,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自2011年儿子张裕程出生以来,他们在百忙之余,用心教育孩子,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习,而且注重孩子优秀人格的培养,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尊重孩子选择,勉励持之以恒。在孩子的兴趣爱好方面,他们尊重孩子的选择,从许多业余兴趣爱好中筛选出画画和钢琴。在孩子面对困难挫折时,他们鼓励孩子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要持之以恒。在父母鼓励和陪伴下,儿子已经通过了中国音乐学院钢琴三级等级考试,中国水墨画国家二级考试。自创画《被灶王爷盯上的偷鸡腿男孩》选登在《美术报》上,水墨漫画《三个和尚》参加安徒生插画展杭州站的画展,被评为“小小插画家”。 尝试互助学习,共同参与成长。在家庭教育中,他们始终认为,家长是孩子的榜样,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各种学习活动中,尤其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上,更是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爸爸亲自为孩子录制《西游记》原著音频,用孩子最熟悉的声音进入西游世界;读完《故宫里的大怪兽》,爸爸带着孩子去北京故宫里寻找大怪兽;妈妈和孩子一起扮演英文绘本里的各种角色,参加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大赛的亲子组比赛,获得了杭州市一等奖;读到漫画书里的三色饭,妈妈和孩子一起动手做一做,尝一尝。在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下,孩子目前已经阅读了大量的中英文书籍,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正确对待成绩,培养健康品格孩子。的知识面广,不局限于课内,在生活中更容易与别人交流,学习更自信。让孩子热爱大自然,一家人经常在周末,带上笔记本、放大镜,和孩子一起去野外仔细观察植物、昆虫,参加夜观活动,做自然笔记;鼓励孩子独立,大胆地让孩子参与攀树、攀岩、徒步等户外生存活动,培养坚强的意志;培养孩子的家庭参与感,邀请孩子和妈妈一起做猫耳朵,卷寿司,成为真正的家中小主人。 孩子教育是一门学问,孩子能全面发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寻求一种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全面发展、快乐生活的小天使。 梁震家庭(市税务局) 家庭格言:身教胜于言传 爱公益,爱阅读,爱运动,是梁震家庭的三个关键词。梁震是国家税务总局杭州市上城区税务局的一名普通公务员。工作中,他尽职尽责,默默奉献;生活里,他一路跟随公益组织的脚步,累计服务时间数百小时,他以多年的坚持感知生命的意义,用潜移默化感染家人、沉淀家风;教育上,他深信“最好的学区房,就是家里的书房”,他认定教育和家风一样,不是耳提面命,父母说给儿女听,不如做给儿女看。 六年前的一个偶然机会,他加入了“浙江义工联盟”组织。这是一个纯粹的民间自发组织,倡导快乐公益。主题活动包括每周六在断桥、苏堤为游客指路和提供饮水、每隔一周的周日交替组织看望杭州市第一福利院的老人和杭州聋儿语训中心的听力障碍儿童、春秋两季安排听障儿童出游等等。每逢节假日,义工联盟会募集资源分送到车站和环卫所,暑假里还需要关心、辅导“小候鸟”(农民工子女)。这些年来,有很多人加入了又离开,他却一直坚持了下来。这之前他也有过怀疑自己做这些志愿服务的意义,直到自己出国旅游被人关心时,才知道这些小小举措的意义。2015年他们一家人去美国旅游,等候公交车的时候发现没有带硬币,于是想向旁边的老人换零钱。那位美国老人说了一句“Youaretheguest”(你是客人),便送了很多硬币给梁震。那个时候他才突然体会到在异乡受人帮助的温暖,他觉得也许回家后会淡忘那个城市的风景,但始终会记得那个瞬间。有了切身体会的梁震,愈发坚定了自己志愿服务的决心。 梁震的儿子梁启明也“遗传”了父亲热爱公益的善举。那一年,还在读小学四年级的梁启明也自告奋勇要和梁震一起去做志愿服务。春运时在火车站为长途无座的旅客发放爱心车垫、周末到西湖白堤捡垃圾、陪听力障碍的儿童春游……年纪不大的梁启明已经是浙江义工联盟的一名资深志愿者。儿子的自告奋勇和坚持,让梁震倍觉惊喜和感动。2015年春运期间,父子俩同做义工的照片刊登在了《浙江日报》的春运特别报道中,2018年春运,梁启明还带来了许多同学一起做志愿者。 梁震家的“传统”还不止一个。他家有一个规定,就是不允许拿手机进书房。儿子在书房做作业,父母就陪在一旁看书。当初他们为了孩子专心学习的举措,渐渐已经沉淀成了家风。在梁震看来,家风看起来简单,但实践起来十分具体,而这种实践的重点,在于家长的言传身教。“孩子就是镜子里的你,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博闻广知,那你自己就应该多看书,如果你希望孩子充满爱心,那你就应该热心公益。”这句话在他儿子身上得到了印证。梁震酷爱读书,他随身的双肩包里总是带着纸质书,在坐公交地铁或等人时,都会见缝插针进行阅读,每年的阅读量多达100本。在他多年如一日的坚持下,爱人和儿子也都养成了爱阅读的好习惯。每周的体育锻炼也是梁震家庭的必备项目,他们会因时制宜,通过游泳、慢跑、羽毛球等各种运动方式锻炼身体,梁震还连续四年参加了杭州马拉松短程比赛项目与毅行活动。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如果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言传身教,陪伴他们走入校园以外的社会环境,引导他们以自身力所能及的力量,学会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是非常有意义的。爱和包容是家庭和谐美满的润滑剂,良好的家风,既是知识的汲取、能力的培养,更应是优良品德的传承,如暖风春雨,润物细无声,温暖了自己,也浸润了他人。 俞布家庭(市气象局) 家庭格言:静以养身,俭以养性 俞布家庭为三代五口之家,家庭成员和睦幸福,家庭气氛轻松愉悦。俞布两口均在气象系统工作已有八年,工作上进,为人热情诚恳;两位老人60多岁,乐观开朗,与人为善,企业退休后来杭州协助子女照看小孩,并在闲暇之时在老年大学继续学习;俞布儿子目前5岁,在杭州市上城区紫阳幼儿园读书,待人有礼,活泼外向。 俞布家庭秉承“静以养身,俭以养性”的家庭格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老人始终告诫子女,待人诚恳真诚,乐观积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两位老人在杭州生活的近五年时间里,始终做到与邻为善,虽然语言不通,但仍然依靠着自己的热情、乐善,在社区内中得到较好口碑,结交了一群老年朋友。爷爷每天早晨在八卦田练习太极拳,周末在江干区老年学校学习声乐,由于爷爷本人为老园艺师,在园林绿化方面较有专长,在闲暇之时到杭州市国画院协助开展园艺绿化工作,并多次参加老年学校开展的义工、志愿服务等社会工作,两位老人生活淡雅、怡然。 俞布夫妻分别在杭州市气象局和浙江省气象局工作,两位在单位中均有重要的工作担任,平时工作较为忙碌,但两位始终不忘赡养老人、善待他人。平日里只要是出游、活动均是举家出行,也让老人在晚年多经历各种生活体验,丰富晚年生活。俞布夫妻乐善好施,始终关注弱势儿童群体,组织和参与多次志愿服务活动,如组织团员青年为听障儿童用手语专递新春祝福,联合多个单位到浙江省盲人学校进行慰问和气象科普宣传等。同时,他们也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家长活动,并担任家委会成员。2018年初代表学校参加上城区教育局举办的“好玩的爸爸”演讲比赛,并成功晋级总决赛,得到学校和教育系统领导的一致好评。 俞越为俞布的儿子,虽然年纪尚小,但能够做到礼貌待人,乐观向上,并在“好玩的爸爸”演讲比赛中登台献艺,阳光积极不怯场。父母对孩子以十字箴言“量力而尽力,能为而不畏”!和其他家庭一样,俞布家庭始终做到与人为善、和睦谦让,虽然没有什么伟大的事迹,但这种淡泊、宁静的处世方式值得这个喧嚣、急促的社会学习。 主要荣誉:俞布主持厅局级科研项目7项,获得杭州市自然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优秀城乡规划项目一等奖,杭州市团工委优秀团干部2项,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团员青年等荣誉若干项。妻子张玮玮主持并参与厅级科研项目4项,并获得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科研成果二等奖,儿子俞越与爸爸俞布一起参与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举办的爸爸TED演讲大赛二等奖并获得最具启示教育奖。 主要事迹: 1、组织开展送科普进盲童课堂的关爱活动 2018年3月18日,俞布同志在担任杭州市气象局团支部书记期间,组织杭州市气象局、市残联团支部共赴浙江省盲人学校开展“送气象进课堂,关注特殊儿童”亲子联谊活动。将多种气象探测设备带入盲校课堂,通过声音和触摸,让盲童了解到成云致雨、风雨雷电的科普知识,亲自为孩子们讲解天气预报过程。邀请盲童参与天气信息播报,并将他们的录音上传至杭州市气象局官方微信,让他们的声音传播的更远、更广。通过活动,希望呼吁整个社会、各个行业投身到助推残障事业、关爱残障人士之中。 2、参加第三届“陪伴是最好的教育TED论坛”活动 2018年5月5日,俞布同志参加由上城区教育局组织开展的第三届“陪伴是最好的教育TED论坛”主题活动。该活动正是为了倡导“男孩精神”和“父性教育”,引导父亲多陪伴孩子成长,营造和谐家园共育氛围,共同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俞布同志畅谈着在游戏中陪伴孩子成长的一些经历和体会。他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儿子进行属于男人之间的游戏——足球。用“同伴”的角色进入游戏中,成为孩子真正的玩伴。俞布同志科学适宜的育儿理念,引导助推孩子成长的陪伴方式,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认可,最后获得了“最具启示奖”! (市级机关妇工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