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做常做新“三服务” 直通车畅通出实效 --- | ||||
| ||||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委“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部署要求,余杭机关工委积极创新工作机制,以“进村入企”“一村一社区一机关”“千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千户城乡困难家庭”等活动为载体,在部门单位和服务对象之间架起亲清、民情两个走访服务“直通车”,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开辟问题办理“快车道”,并通过建章立制建立常态长效推进的“服务区”,在机关单位、党员干部中间形成了服务“比赶超”的浓厚氛围,扎实有效地推动了“三服务”活动的绩效提升。 一、架起“直通车”面对面走访、心贴心交流。把真走访、访真情作为搞好服务的基础环节,通过上下协同、分片包干、定人定责,全面打通服务“最后一米”。一是拉网式联系走访。发挥区级领导“九个一”联系点、“联乡结村”,区直单位“一村一社区一机关”结对共建、“走亲连心”分片联络、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等载体作用,广泛动员发动党员干部深入一线调研走访,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时贯通。对前期没有走访到的企业和群众,及时做好查漏补缺,尽量实现全覆盖;对已经走访过但没有什么问题的,保持常态联系,不搞反复走访;对前期反映问题没有解决到位的,主动进行“回访”,搞好跟进服务。二是靶向式聚焦服务。突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走访前明确列出任务清单,服务企业重点聚焦产业(人才)政策兑现、金融政策支持、企业成本降低、能源“双控”落实、企业家队伍培育等方面问题;服务群众重点排摸支持发展民宿等富民产业、子女入托就学、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方面问题;服务基层重点梳理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村(社)集体经济发展、“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党建+治理”薄弱环节等方面问题,确保走访服务更加精准化。三是信息化高效管理。充分发挥钉钉政务平台、基层治理信息系统既有数据优势,专门开发“亲清直通车”“民情直通车”模块,机关党员干部走访时,在手机端使用“直通车”模块在线签到,后台根据走访企业名称、走访农(居)民户门牌号和具体定位生成走访记录,通过数据记录走访轨迹、反映走访热度,形成走访“热力图”,避免出现因重复走访而干扰生产生活现象。“三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全区机关党员干部共走访回访农(居)民4.2万余户、企业4200余家。 二、开辟“快车道”一键式办理、零距离服务。发挥“民情直通车”“亲清直通车”的实时化优势,在政府与群众、政府与企业间开辟点对点“双向互通”渠道,真正实现反映问题“跑零次”、提供服务“零距离”。一是反映问题钉钉上报实时交办。对企业群众基层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不能当场协调解决的,通过登录相应的“直通车”模块,输入问题内容和办理建议,“一键式”在线提交,后台实时流转交办,简化了以往通过填写纸质“问题反馈单”逐级进行上报办理的流程,提高了办理时效。同时,为方便企业自主上报问题,还专门开发了“亲清直通车”(企业版),企业有问题可以随时随地直接上报,避免了遇到问题逐层逐级上报的麻烦,真正实现“一次都不跑”。截至2019年1月底,“亲清直通车”共收集各类企业问题1725个,办结1648个,办结率96.5%;“民情直通车”共收集各类基层、群众问题2207个,办结2042个,办结率92.5%。二是流转处理全程管控有效闭环。通过“直通车”上报的问题在网上统一进行分类交办,按照“上报、研判、分流、处置、监督、办结、反馈、测评”等八个重点环节加强过程管控,相关部门领办问题后,及时进行研究分析,制定落实清单、责任清单,明确任务、人员、期限、措施,确保问题精准落实到位。比如,去年以来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价大幅下跌、融资压力严峻,公司通过“亲清直通车”提出了融资需求。问题上报后,发改、财政、金控等单位积极主动帮助协调对接,采取现金增资、续贷放款、引进社会资本等途径,促成各方合力解决兴源环境及控股股东流动性问题和股权质押平仓风险。三是办结反馈定时定责确保质效。按照“一般问题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或作出明确答复,疑难问题在2个月内办结或作出明确答复”的要求,承办部门承担主体责任,走访人员履行“首问责任”,共同推动问题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办理结果或答复意见,由问题反映人在平台内作出满意度评价,评价“不满意”的,再次进入流转程序重新进行办理,直至问题反映人最终表示满意或者理解。 三、建好“服务区”常态化运行、主动性作为。着眼走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健全工作机制,落实配套举措,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一是建立专班定向服务。区级层面成立领导小组统筹“三服务”活动,下设办公室从全区主要机关单位抽调人员常驻办公,并由承办问题的主要部门、产业平台明确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联络。每周召开服务专班工作例会,研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每月梳理汇总重难点问题,报相关区领导牵头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分析、推动问题办理。同时,充分运用走访服务的大数据分析,对涉及面广、反映强烈的普遍性全局性问题,找准问题症结,完善政策机制,推动面上治理。二是分批分类组团破难。在职能部门主管直办各类问题的基础上,按照“一季度一梳理”的形式,定期梳理形成历史遗留问题、企业重点问题、村(社)重点问题“三张问题清单”,采取“1+2”组团模式,按经济、党建、政法等类别,分别由三个层面的机关党员干部对口组团领办。通过分批分类交办、对口组团领办持续推动问题解决,全面提高办结率和满意率。三是多措并举激励促进。在全区机关党建内开展“三服务”大比拼活动,聚焦服务载体、服务氛围、服务效能、服务质效、服务特色五个方面,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定期对活动开展情况、问题化解情况、办理满意度等,通过暗访督查、电话问询等方式进行督查,形成月度通报,实行三色预警机制,对推进不力的及时督促提醒,相关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评。对干部领办和解决问题情况,每月填入《干部“办事实绩档案”月报表》,并与干部考核、使用相挂钩。 (余杭区委直属机关工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