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余杭区直机关工委在下属机关党组织中开展了第四轮学习型机关创建工作,并于近期对申报的9家单位进行了上门走访,结合座谈交流、工作汇报、实地察看等,深入、全面地了解各创建申报单位在学习型机关建设中的特色、亮点工作。在创建过程中,各机关党组织都能立足自身实际和党员需求,积极探索有效的学习载体,不断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健全完善管用的学习制度,使学习成为每名机关党员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
一、有效的学习载体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各创建申报单位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围绕中心和业务工作,创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学习载体,使原先任务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式的学习。如:良渚遗址管委会以良渚文化、廉政文化、党建文化三大文化为抓手,充分利用单位楼道和走廊,建成了涵盖良渚文化、警世格言、名人名言等内容的“机关文化墙”,同时注重抓好学与思、学与查、学与干的结合,围绕保护遗址本职、发现身边典型、良渚文化宣传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的各项工作。余杭区法院每年开展一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先后开展“风清气正树形象、勤政廉政为人民”、“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党的群众路线”等7个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将文化建设与学习型机关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创了道德讲堂、余法讲坛等文化新载体,大力弘扬“厚德求正、廉政为民、笃实进取”的院训。余杭区科协在创建过程中紧紧围绕“五水共治”、杭州“九峰”环境能源项目等中心工作,通过开设“道德讲堂”、自编自导自演科普剧“五水共治——绿色冲浪”、举办科普教育讲座等学习载体,着力增强机关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责任意识和服务能力。
二、多样的学习形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各创建申报单位还不断创新学习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机关党员的学习积极性,让人人参与到学习之中。余杭区政协办开展“学习月”和“学习沙龙”活动,将每年五月定为“学习月”,期间每周集中学习一次,或邀请专业人士上课,或由科室负责人(成员)上台授课;“学习沙龙”活动则每季度开展一次,主要着眼于综合性、全局性的问题,由各专委会牵头,选取相关主题,通过发言交流、PPT展示、观摩电教片等方式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学习探讨。余杭区文广新局每季度结合党员大会召开一次“微课堂”交流,每次邀请7-9名党员发言,创新党员教育交流的新模式,改变以往较为枯燥的党课形式,实行党员人人授课发言,内容涉及党史、时政、感悟、读书心得等各方面。良渚组团(农副物流中心)则充分运用“微党课”这一学习载体,发动普通党员围绕党的政治理论、业务工作及心得体会等自备课件、轮流主讲,时间约15分钟,切实提高了党员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管用的学习制度变“学一时”为“坚持学”
各创建申报单位还坚持用制度加强学习管理,用制度来保证和促进学习。余杭区行政服务中心采取考核、评比、表彰等措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述学、考学、评学制度,完善了各项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细则,并加强对学习的检查考核,把机关工作人员的学习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级晋升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以树立正确的学习导向。余杭区教育局则抓好了“以读促学、以讲促学、以评促学、以研促学”四个环节的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将“多读书、读好书”活动、“机关党员干部学习日”、“教育先锋论坛”、业务专题调研等工作和活动固化下来,确保能够按照规定的制度持续、有效地开展。余杭区编委办则在学习制度建设方面注重体现“计划性、推动性、综合性、实用性”四项特性,构建了理论中心组学习—全体人员集中学习—职能科室专项培训—个人自学四个层面的学习体系,形成了“以党组中心组为龙头,全办人员广泛参加”的学习格局。
(余杭区直机关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