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杭州高新区(滨江)机关开展“为企业送服务、‘破七难’促民生”活动情况报告 --- | ||||
| ||||
根据市委办公厅转发的市直机关工委、市经委《市、区县(市)机关联动开展“为服务送企业、‘破七难’促民生”大型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区认真研究制定开展“为企业送服务、‘破七难’促民生”大型活动的具体方案,并组织开展了四方面的服务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为企业送服务活动 全力突破发展平台期是我区今年经济工作的主旋律。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区党员领导干部和机关党组织牢固树立“渡难关就要保增长、保增长就要靠企业、帮企业还要看政府”的理念,在前阶段工作中机关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通过三个层面为企业开展了“九送”服务,取得了积极效果。 1、区级领导跟踪服务。进一步落实《区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由区领导带队,对全区84家重点企业进行跟踪服务,关注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发现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2、职能部门专项服务。区级机关10个职能部门为企业服务开展好15项活动。抓实为企业服务的各项工作举措,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减负减困。 3、机关部门走访服务。利用“机关党支部结对联系企业党组织”活动,29个机关党组织确定10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服务企业的联系点。 在三个层面的服务中,开展了“九送”服务。 1、送政策服务。为企业送上国家和省、市扶持政策,抓好政策落实的同时,连续召开多个层面的企业座谈会,广泛深入调研,针对非常之时,出台非常之策,《关于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富有“含金量”。近期又对市、区相关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编印了《产业扶持政策汇编》送到各个企业。在此基础上,还在继续研究出台降低创业成本的有关政策,努力为企业“过冬”营造温暖的“小气候”。 2、送融资服务。确定今年为“投融资体系建设年”,相关工作已实质性启动。进一步加强与辖区内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已准备投入2000万元,建立“金融风险覆盖基金”,创设中小企业银政企合作模式;首期投入3000万元,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多渠道多层次为区内四千余家成长型企业、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以区内“市创业投资服务中心”为平台,已引进73家创业投资和科技中介机构,形成“融资推荐会”制度,促进中介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东冠小额贷款公司已正式运作,两家“科技银行”正在筹建中。 3、送配套服务。坚持“做产业”与“做城市”两手抓,为企业、职工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环境。大力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一座三级甲等综合性大医院可望在明年建成;扎实开展公交现代化建设,今年9月底将建成3对过江公交节点换乘站;不断完善商贸服务业态,星光大道步行街已于6月底开街,宜家家居将在两年内投入使用,启动首届“滨江人居节”;切实解决人才保障性住房问题,今年推出人才限价房6.2万方,为企业引才、留才、聚才营造环境。近期,区工商联已组织开展企业员工商品房团购活动,受到企业普遍欢迎。 4、送专题服务。针对服务外包企业,举办服务外包企业培训班;针对外向型企业,着力解决外经外贸问题。为协助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专场举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讲座;为普及电子商务,对全区各街道的中小企业进行“386电子商务进企业”辅导培训。开展企业经营风险排查专项行动,对重点企业经营状况、用工情况进行监测,帮助企业排解风险。“硅谷创新论坛”已于4月14日启动,此后数月,区内企业每月都可以听到一场涵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内容的高质量专题报告。 5、送个性服务。围绕正泰太阳能公司光伏产业项目推进、华联杭州湾创业有限公司“星光大道”开街和阿里巴巴公司总部南迁等,区机关各部门,多方联动,通力协作,为企业精心定制服务方案。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B2B 公司近6000名员工将于今年8月从江北搬迁至江南的阿里巴巴(中国)基地,区领导与相关部门多次研究公交配套、“过江员工”子女入学衔接等工作,解决阿里巴巴员工迁入后的交通出行、子女就学问题,形成了多部门联动的综合服务体系,深得企业赞许。 6、送跟踪服务。建立了区领导带队、相关部门参与的企业定期联系制度,对全区近百家重点企业进行跟踪服务,每季进行一次汇总分析。区发改局、外经贸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分组包干的形式,对重点监测企业进行动态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项目申报、发展空间、企业搬迁、科技创新、企业融资、股改上市、安全生产、生活配套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7、送贴身服务。在走访企业的基础上,建立重点企业邮箱库和企业联系人短信平台,及时通报政策法规及项目申报信息,为企业提供贴身服务。区行政服务中心正在着手构建“行政审批、资源配置、公共服务、效能监察”四位一体的综合性网上服务平台,着力为企业提供更为便捷通畅的优质高效服务。以区级机关党支部结对联系企业党组织活动为联系点,由区级机关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带队,主动走访联系,通过“六问六帮”等形式,深入了解当前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引导企业制定拓市场、促转型、保增长的行动计划和工作举措;认真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帮助企业破解面临的实际困难,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8、送预约服务。在企业中开展服务项目征集活动,通过企业申报或职能部门主动征集的形式,定期汇集企业所需的服务项目,通过政府搭建平台或现场办公等形式,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平台和渠道,力求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9、送专业服务。在扎实开展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的同时,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致力于提高机关党员干部服务企业科学发展的专业素养。近期,区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利用香港平台、把握全球机遇”研讨会,为全区80多家高科技企业、外贸出口企业寻求发展机遇、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有益帮助。区法院组织开展为企业送法活动,院领导主动走访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在应对危机中出现的各类涉法问题,受到普遍欢迎。 通过开展为企业送服务活动,形成了三方合力。 1、政府企业合力。区级各单位增强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各企业增强了主动意识、克难意识,政府和企业协同作战,构建了运转有效的联动机制,形成合力,切实解决好企业遇到的各类问题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2、机关部门合力。15项措施的牵头单位在带头抓好本单位服务工作的基础上,负责牵头抓总,积极做好与各有关单位的联系、协调和沟通等工作;各参与单位都明确一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主动配合支持,共同实施好专项行动。对于涉及需要其他相关部门办理的事项,各参与单位通过联系单,由区有关单位统一协调,转交相关责任单位办理。 3、党员干部合力。在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下、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的联系协调下,充分调动了区级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参与服务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工作合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提高了干部素质。增强了党性修养,通过服务活动,广大机关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了心系企业、服务企业的观念。提高了履责能力,机关干部在全力以赴服务企业转危为机、积极参与企业破难发展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了领导干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工作水平,在行动上、实效上检验了服务的能力水平。转变了工作作风,机关干部强化了群众第一的观念,带头深入企业、车间和职工,认真倾听企业和职工的意见,解难题、办实事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回音”,真正把企业和职工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重要尺度,树立了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2、解决了难题。区级机关各单位认真及时地解决好企业提出的可以由本单位解决的问题;及时协调需要区其他有关单位帮助解决的问题,对需要上级有关部门解决的,及时做好信息反馈;加强问题研究和政策研究,从企业遇到的个性问题中,发现、归纳、梳理共性问题,形成机关服务企业的一些规律性认识,提出区级部门完善政策、改进服务的具体建议,帮助优化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到7月15日止,机关党组织走访的108家企业,提出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86个,目前已帮扶解决问题30个,反馈企业后满意率100%, 还有56个问题正在帮助解决中。 3、促进了经济发展。生产总值第二季度比首季度回升近2个点,我区经济增长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全市15个区、县(市)中增幅居前,经济运行总体表现出回升态势,并且亮点频现。特别是上半年工业经济呈现逐季逐月回升态势,实现了工业经济6月份当月“转负为正”。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实现“双过半”。 二、广场为民服务活动 1、精心准备,周密部署。按照市里的部署和要求,区直机关党工委认真制定我区开展广场为民服务活动方案,对活动的时间、地点、服务的项目和参加的人员作了认真细致的安排。为搞好这次大型服务活动,区直机关党工委领导带领有关人员到西兴街道共同商讨有关保障工作,并实地察看了现场,落实了有关工作,为扎实开展此次活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2、认真组织,开展活动。按照上级要求,结合纪念建党88周年活动,我区于6月30日上午在西兴街道杭州联合银行西兴支行对面停车场,举办了杭州高新区(滨江)机关“为服务送企业、‘破七难’促民生”大型活动。区社发局、教育局、司法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管中心、国土分局、食品药品监督局等7家单位参加此次大型服务活动。现场设立10个服务摊位,20人参加咨询服务活动,工作人员现场认真仔细地解答了居民群众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险、拆迁补偿、住房安置、食品药品、法律援助、公正业务、子女入学、计划生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和一致好评。 3、成效明显,反响较好。此次大型服务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7种类,计830份,接待咨询人数342人,受理投诉2件。前来咨询的居民群众一致反映,这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服务基层的又一次具体行动,生动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执政理念,只要党和政府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追求,我们党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我们的生活就会一天比一天好,这次大型服务活动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我们非常欢迎类似此类的便民利民等有关服务活动。 三、小分队送服务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主攻工业、决战工业、稳定工业”总要求,进一步深化“向万家企业送温暖”活动,实现今年我区工业经济“半年止跌回升、全年突破平台”目标,我区成立了区企业服务小分队12个,对全区100家重点企业进行动态跟踪服务。 1、建立班子。各服务小分队分队长由区发改局、外经贸局、财政局、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领导担任。 2、明确任务。小分队负责对所联系企业进行全面服务,重点掌握企业在项目申报、项目推进、技术改造、市场拓展、政策兑现、企业融资、股改上市、安全生产、生活配套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企业宣传和落实国家、省、市、区的产业扶持政策。 3、健全制度。一是反馈制度。小分队以书面传真和OA网电子版两种形式,在每星期一下午把新掌握的联系企业的困难、问题和建议,汇总到发改局产业科;二是分析制度。区企业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在每星期三安排工业经济专题例会,对问题进行研究讨论;三是督查制度。区发改局组织力量对周例会精神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确保服务效果。 小分队组建5个星期来,提交工业经济专题例会研究问题37个,已解决13个,需要继续跟踪服务24个。 四、为社区送服务活动 根据“机关党支部结对联系村、社区党组织”活动,在“七一”前后,区机关党组织到所结对的社区开展了送服务活动。 1、共建服务。20个机关党组织深入所结对的社区进行走访,了解居民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建设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听取居民呼声,帮助解决社区和居民遇到的困难。特别是有拆迁任务的社区,通过座谈,了解居民对房屋拆迁的要求,帮助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理清工作思路,推进社区各项重点工作。 2、慰问服务。各机关党组织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走访慰问了结对的120户生活困难家庭,送去实物和慰问金近4万元,切实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实际问题,积极引导他们振奋精神、自强不息,努力为他们早日走出困境创造条件、提供帮助。
杭州高新区(滨江区)机关党工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