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 典型经验

强规范 优作风 提效能 | 实干叫响“我来办” 跑出项目“加速度”
---
信息来源:市委直属机关工委2025-11-18
字号:[ ] [打印] [关闭]


近年来,市发展改革委紧盯省市重大项目推进,以机关效能建设为抓手,强化党建引领,积极弘扬“六干”作风,叫响“这事我来办”工作口令,大力实施全流程变革创新,有效服务推进省市重大项目,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组织领导扁平化,提升多跨协同效能

充分发挥市分类分层分级协调工作专班作用,聚焦省“千项万亿”等重大项目,由市领导直接领衔推动,协调破解“跨区域”“跨领域”“跨层级”等“多跨”难点问题63个。注重用实用好省“三分”协调机制和市级重点工程及要素保障单月调度机制,针对项目推进、要素保障、前期审批、政策实施等环节中发现的“疑难杂症”组织开展专项协调,解决全市重大项目问题628项,确保问题快速发现、高效协调、闭环落实。2025年上半年,推动全市第一批省“千项万亿”项目开工率达97.3%,位列全省第一。

流程管控数智化,提升项目管理效能

创新打造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围绕项目建设主要环节、关键指标等,智能归集11家市级部门业务系统数据,构建完善提示、预警、协调等业务流程和171个算法模型,开创全市投资项目进展实时跟踪、问题自动预警、信息定向推送、问题销号闭环的管理模式,有效推动项目管理提质增效。在平台支撑下,精准开展治“五未”、提“五率”专项行动,聚焦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定期展示提效项目和落后项目,通报属地预警办理率、办结率、平均用时等,实现2025年工业项目签约落地用时较2023年提速36天,2025年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开工用时较2023年提速72天。

要素保障精细化,提升政策服务效能

围绕持续推动“两重”“两新”等要素争取政策宣传、推进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等业务需求,发动各党支部结合职能特色深入开展“百场千企”对接活动,组建“要素争取政策宣讲团”赴各区县(市)上门送政策、送服务。累计先后开展宣贯活动11场,涵盖13个区、县(市)1100多家企业,培训1500多人,组织企业参会参展175家(次),基本实现重点用能工业企业和主要公共机构全覆盖,为推动工业企业和公共建筑节能降碳、谋划争取“两重”“两新”等超长期国债项目打下坚实基础。2025年上半年,实现“两重”“两新”和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争取规模均居全省第一。

资料:市发展改革委机关党委

供稿: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党建督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