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推动模范机关创建走深走实
---以临平区建设“双建”驾驶舱“红临锋行”为例
信息来源:杭州市2022-06-20
字号:[ ] [打印] [关闭]



临平区委直属机关工委、临平区住建局机关党委

苏军明、俞燕芳、周世园


摘  要:模范机关创建理念的提出对开展全面、系统的党建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高要求,也是对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新途径的探索和实践。为了把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研究、同部署、同执行,临平区委组织部(区委直属机关工委)以应用思维导图理论为具体举措的切入点,一方面,运用思维导图纵向解读和掌握模范机关创建理念,树立大局意识,抓住党建热点、重点和痛点,结合数字化发展趋势,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切合基层需要的模范机关创建的实施办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独特应用优势,将定性的党建工作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化党建绩效管理,牵引信息化增效向数字化赋能转变,打造了多维度、立体式、易互动的“红临锋行”基层党建数字化管理系统,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思维导图 模范机关 数字化应用

正  文: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模范机关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机关党的建设的使命任务,为各级机关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临平区委组织部(区委直属机关工委)为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建设,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借助运用思维导图独特的应用优势纵深推进模范机关创建,积极探索数字党建,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实现了党建资源的快速匹配和再生,优化了党建工作机制,提升了业务工作新效能。

一、思维导图在模范机关创建中的应用优势

(一)思维导图理论

思维导图(Mind Map)常常被称为“心智图”,是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东尼·博赞提出了思维导图的概念。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起初仅应用于教学活动,后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图像式思维工具,也是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来表达思维的工具,是整理知识最强有的工具。思维导图结合全脑的概念,可以充分调动左脑的逻辑思维和右脑的形象思维来记录和表达思想,鼓励人们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开掘大脑潜能,从来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二)在实施办法和评测指标中的应用优势

2019年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作出重要讲话,提出“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2020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作出重要讲话:“中央和国家机关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初一公里’,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组工作条例和党的工作机关条例,把中央和国家机关建设成为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对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根据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临平区委组织部(区委直属机关工委)把模范机关创建工作当作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深入解读和准确掌握创建模范机关的内涵要求,以思维导图理论应用作为具体举措的切入点,积极研究和探索创建模范机关的新方法、新途径,制定并出台了实施办法。

1.抓住关键词,把握创建工作要点。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简化力”,通过提炼关键词来掌握模范机关创建理念的核心,找到模范机关创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等,展开有针对性和更高效率的学习。总体而言,主要的关键词有“对标”“模范”“创评”等。根据创建标准50条,参照表格内容,从19个方面入手展开创建工作,努力争做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树新风的模范。

2.找逻辑关系,展现创建工作思维。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规划力”,根据创建工作内容,先分块再分条,并划分好每项工作内容的占比要求,处理好每项工作的主次轻重。尤其是要分清和排列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从属、并列、比较、递进等。根据实施办法,先学后创,在创建过程中坚持用制度规范,用标准对照,强化开放,勇于创新,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着力解决党员队伍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查漏补缺。

3.开阔新思路,绘制创建工作网图。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发散力”,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多个维度去看待创建工作的每一项任务。紧扣“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核心任务,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针对模范任务的不同内容和要求,运用线条、色彩、关键词、知识点、图像等绘图技巧,构建并纵深模范机关创建工作实施的大框架和小支线,进而形成简洁明了而又逻辑关系清晰的思维导图。

二、思维导图在模范机关创建中的理论应用

思维导图可以将知识点按放射状排布,从而在显性思维轨迹的基础上将隐性的思维轨迹清晰地展示出来。运用到模范机关创建工作中,就是对工作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也是有步骤、有动态地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逐一破解的逻辑支撑(详见图1、2、3)。以下三张图有着梯次进步的关系,它是发散性思维的解读模范机关创建工作实施的理论逻辑轨迹。

(一)根据知识要点,构建模范机关创建思维导图1。

图1:“模范机关”创建:提炼关键词


(二)根据逻辑关系,构建模范机关创建思维导图2。

图2:“模范机关”创建:分析逻辑关系

(三)根据重点难点,构建模范机关创建思维导图3。

图3:“模范机关”创建:构建“551”量化评价体系

三、思维导图在模范机关创建中的实践应用

以上的思维导图仅对模范机关创建的理论体系有了全面、系统的展现。当前,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须将思维导图的理论应用最终转化到实践应用,运用“数字”思维,促进模范机关创建工作与发展同步,与时代同行。为此,临平区委组织部(区委直属机关工委)打造了“红临锋行”基层党建数字化管理系统,使得党建和业务工作运行平台化、管理工作可视化、党建保障硬核化。

(一)“红临锋行”数字化平台的打造

1.设计缘由。根据模范机关创建的思维导图,运用“红临锋行”系统主要来解决基层党建日常工作中重制度轻执行、重台账轻过程等“灯下黑”现象;机关党建与部门业务“两张皮”现象;“清廉机关模范机关”建设赛道铺设难、落地难、比拼氛围不够浓等等方面常见的实际问题。

2.设计思路。根据模范机关创建的思维导图的逻辑轨迹,着力从党员个体到党支部再到上一级党组织的生态系统良性运行为出发点,在大数据强有力的支撑下,通过数字化比对、分析、总结、评价,最红形成综合指数——“模范指数”,有效促进“党建强发展强”良好态势的形成(见图4)。

图4:“红临锋行”应用场景

(二)“红临锋行”数字化平台的应用实效

“红临锋行”基层党建数字化管理系统主要是构建了一个“551”量化评价体系:以“五讲五强”为基础构建比拼赛道;以“五类指数”为维度建设模范机关;以“一个考核”为导向推动优质发展,强力推进党建和业务共融共生。整个系统的框架和支系都是在模范机关创建的思维导图逻辑下,在最后实践的过程中,该数字化系统充分发挥出了大数据的“储存仓”、决策部署的“指挥棒”、信息资源的“共享台”、量化评估的“活字典”以及痛点难关的“诊疗仪”等五大方面的效应。

1.大数据的“储存仓”。该系统拥有足够大的存储容量,可以承载海量文件的存储与管理;海量小文件的传输、索引和管理;海量大文件的分块与存储,其可扩展性与可靠性非常稳定。正因为有了这个大数据仓库,使得党建、业务工作的多源数据采集有了容纳量,至少在长时间内不会出现空间不足、运行卡顿等情况。

2.决策部署的“指挥棒”。以讲政治强学习、讲规范强基础、讲创新强发展、讲担当强服务、讲规矩强纪律为基础构建比拼赛道,系统自动赋分出每个党员个体的学习指数、规范指数、创新指数、服务指数、清廉指数,并通过比例计算出个体的“模范指数”;每名党员的五大指数和模范指数又形成了党支部的相应指数,在每个党支部指数的基础上得出上一级党组织的相应指数,进而实现横向的比拼、和纵向的比较。

3.信息资源的“共享台”。该系统与全国党员信息系统中的关键数据类型保持一致,可以直接将从全国系统中的党组织和党员信息导入“红临锋行”系统,避免了基础数据的重复输入、增加负担。该系统还具备网络化、移动化等功能,把平台设在手机终端,党员个体、党支部以及上一级党组织等都可通过平台随时链接、线上活动,不受限制,激发广大党员对党建、业务工作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实现实时在线状态。

4.量化评估的“活字典”。该系统对党员和党支部实行指数管理和可视化管理,所有的信息和资料都能实时呈现,具备了党建工作数据的多功能查询、分类汇总等功能,实现基层党组织工作台账自动分类汇总,便于总结、查阅、展示,打造了全新的党建数字化阵地。

5.痛点难关的“诊疗仪”。该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线下工作中出现的科学决策缺乏依据、基本情况不明朗、台账档案更新滞后、落实任务无跟踪等问题。系统可以根据“急难险重新”等工作内容完成情况提供客观真实的数据分析,产生指数积分,为党建工作一抓到底提供了新途径。

四、结语

思维导图理论的应用涉及各个领域,在此次模范机关创建工作的应用中发挥了其特有优势,贯穿整个创建工作的始终。“红临锋行”基层党建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应运而生,也是对思维导图在模范机关创建工作的很好的实践应用。该系统紧抓“模范”和“考评”两大关键词,展开了出色的运行,基本实现了党建促业务、业务强党建的双向提升。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尚需通过线下和线上的有效互动和沟通交流,对该数字化平台不断改进和完善,确保模范机关创建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英]东尼·博赞/著.丁大刚,张斌泽.思维导图使用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6

[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9年7月9日)

[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20年6月29日)


(2021年杭州市机关党建优秀课题研究成果  一等奖)